第一章
个鎏金大字晃得人睁不开眼——可惜匾太长,过门楼时咣当撞掉了边角,胖掌柜的跟班在后面直抹汗:对不住啊,咱们掌柜的想着,这匾得比县太爷的门头还气派,没成想您家门槛太矮!
李大娘凑过来戳了戳鎏金字:他兄弟,这字儿比俺们晒的鱼干还金贵,要不锯掉一截挂灶台省得锅台上的油星子溅着字。我哭笑不得地看着王老汉摸着匾上的金粉咽口水,突然怀疑这老头儿是不是把鎏金当成了糖霜。
木匾最终挂在门楣上,歪歪扭扭地斜着——因为张老三钉钉子时喝了口米酒,把第一的一给钉歪了,倒像是第——一,活像条拉长的鱼尾巴。狗剩举着糖葫芦仰脸看匾,糖渣掉在胡子上:这匾比俺娘的笸箩还大,晚上能当月亮船不
暮色四合时,度娘的弹窗突然在眼前炸开,金光闪闪的资产破十万贯字样比木匾的鎏金还耀眼。系统语音难得带着雀跃:叮——恭喜宿主成为青牛村首富!是否解锁‘麻辣小龙虾养殖技术’该物种繁殖能力MAX,适应力≈宿主在破茅屋饿三天的生存力,且贞观年间暂无天敌——除了您的菜刀。
我摸着下巴盯着鱼塘里漂着的百余个油亮竹笼,想象着红色小龙虾爬满塘埂的场景——李大娘怕是要发明小龙虾编笼法,王老汉的牛车也得换成虾笼专用车。正走神呢,远处传来那熟悉的河东狮吼:他兄弟!醉仙居的人说要订麻辣鱼,还要带‘会跳舞的辣椒’——你昨儿教俺的‘炝锅十八式’,锅铲咋握来着
月光漫过鱼塘时,某条熟悉的智多星鲤鱼突然跃出水面,尾巴拍在新挂的木匾上,溅起的水珠在塘主二字上画出银线。度娘适时补刀:检测到鲤鱼跳高成绩破纪录,建议宿主提前准备‘小龙虾防越狱网’——毕竟它们的钳子比李大娘的嘴还厉害。
我看着水面倒映的碎月亮,突然听见身后传来窸窣声。转身发现王老汉正对着木匾作揖,旱烟袋在腰间晃荡:塘主大人,明儿咱往城里多送两笼鱼呗老汉我瞅着,长安城的米铺新到了细白面,给您换两袋蒸馒头吃
夜风送来远处的稻香,混着鱼塘里淡淡的水腥气。李大娘的骂声和狗剩的笑声飘过来,惊起芦苇丛里的水鸟。度娘的弹窗还在闪烁,这次是条广告:麻辣小龙虾养殖套装限时折扣!附赠‘李大娘牌秘制蒜蓉酱配方’——让您的鱼塘,从‘鲤鱼窝’变‘虾兵蟹将大本营’!
得,看来这贞观年间的致富路,永远比长安城的街衢还长。但管他呢,有这群能把木匾挂歪、把小龙虾当会爬的鱼的乡亲,有个永远在毒舌却靠谱的度娘,就算下次来场百年不遇的蝗灾,咱青牛村的鱼塘,怕也是要在浪花里蹦跶出比金銮殿还亮堂的日子了。
毕竟,当第一只小龙虾挥舞着钳子,爬进咱青牛村的竹笼时——嘿,那场面,准保比王老汉第一次看见鱼笼捕到三尺长鲤鱼时,还要热闹上十倍。而我,就蹲在自家瓦房前,等着看这场属于贞观年间的红色风暴,究竟能在这盛唐的水面上,溅起多大的浪花。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