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沈知意出狱那天,陈静瑜在监狱门口等她。曾经的影后穿着朴素的白衬衫,右脸戴着面具,遮住移植的面部神经留下的痕迹。医生说我的身体最多还能撑一年,她摸着陈静瑜的疤痕苦笑,但这次,我想以姐姐的身份陪你走完一段路。
她们共同创办替身计划公益组织,为群演提供正规职业培训。在首期学员的结业典礼上,陈静瑜主演的《替身影后》正式开机,沈知意担任顾问,在片场指导演员如何模仿他人神态——这次,她不再需要容器,因为每个替身都有了自己的名字。
杀青那天,陈静瑜站在曾经的雕花露台上,远处的樱花树正在飘落最后一片花瓣。周延之递来剧本的终章:替身终于决定不再模仿,她站在聚光灯下,露出真实的伤疤。她接过笔,在结局处添了句台词:你看,月亮从不只有一个影子,每个星星都能成为自己的光源。
沈知意坐在轮椅上鼓掌,右脸的面具不知何时摘下,神经移植的后遗症让她的嘴角微微歪斜,却笑得格外坦然。陈静瑜望向天空,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明亮,周围环绕着淡淡的蓝色光晕——那是属于每个替身的、破茧成蝶的光芒。
第十一章:神经共振
沈知意的病情恶化速度远超预期。陈静瑜在她的病房发现一本加密日记,其中一页用红笔反复写着:镜像神经元能跨越时空吗附带的脑电波监测图显示,每当陈静瑜出现在30米范围内,沈知意受损的面神经区域会出现异常放电——就像两个量子粒子在跨越空间共振。
周延之的医学团队带来震撼发现:你们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存在天然的量子纠缠,这可能是沈知意当年能精准找到替身的原因。他展示的PET扫描图像中,姐妹俩的大脑运动皮层在模仿对方动作时,竟呈现完全同步的荧光反应,仿佛共用同一套神经回路。
与此同时,替身计划学员中出现诡异现象:17岁的林小夏能仅凭照片完美复刻任何人的步态,但她的瞳孔在模仿时会短暂出现虹彩异变。陈静瑜在其体检报告中发现异常:白细胞端粒长度是同龄人的3倍,而这个特征,与她在沈知意的基因检测报告里见过的一模一样。
第十二章:南洋故人
狗仔队弟弟(现用名陆凛)追踪到人贩子集团的线索,带陈静瑜重返槟城。在废弃的橡胶庄园,他们发现地下实验室残留的文件:1995年双生花计划档案,记录着沈家三胞胎被选中进行基因编辑实验——沈知意(姐姐)被注入镜像神经元强化剂,陈静瑜(妹妹)作为对照组,而弟弟陆凛的档案标注着备用受体。
你们的父母是基因科学家,庄园里的老园丁颤抖着递来录像带,他们想证明双胞胎能通过神经共振实现肢体再生,却被集团夺走了成果。画面中,年轻的沈知意抱着高烧的陈静瑜冲进实验室,背景里的液氮罐上贴着Project
Blue
Moon标签——与曼城故事中的基因项目同名。
返程飞机上,陈静瑜后颈的疤痕突然发烫。她想起沈知意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当你读到这些,我的神经已经开始向你的方向生长,就像沙漠里的植物寻找水源。窗外乌云密布,她的倒影在舷窗上与沈知意的病房监控画面重叠,两人后颈的镜像印记正在发出微弱的荧光。
第十三章:芯片阴谋
《替身影后》拍摄期间,陈静瑜发现周延之的秘密:他的西装内衬绣着沈家老宅的藤蔓图案,雪松香水的成分分析显示,其基底物质与当年实验室的神经强化剂完全一致。更惊人的是,他投资的生物公司正在研发神经桥接芯片,宣称能让替身与本尊共享感官。
这不是巧合,陆凛黑进周延之的电脑,调出加密文件,他是双生花计划的第二代负责人,你们的父母当年就是为他的家族工作。屏幕上闪过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