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来。在清光中,天人骑着大象,阿修罗手持利刃,双方激烈战斗的场景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国王看得目瞪口呆,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国王这才恍然大悟,他满脸懊悔地说道:原来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只有佛法,才能破除我们的迷惑和执着啊。

    于是,国王当机立断,率领殿上的上万婆罗门,脱下了外道的服饰,虔诚地接受了佛教的戒律。他宣布以南天竺为佛法的护持之国,并且大力支持修建寺庙。从此,大乘佛教在南天竺蓬勃发展起来,佛法的光辉照亮了这片曾经被外道笼罩的土地。

    10

    著论立宗

    龙树在南天竺成功让国王和众多婆罗门皈依佛法后,便着手在这片土地上大力弘扬佛法。他修建了一座宏伟的伽蓝精舍,这里殿堂巍峨,宝树成荫。精舍建成后,龙树广收弟子,常常在那棵巨大的宝树下铺设座席,为弟子们说法。

    在讲法的过程中,龙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些外道执着于有的观念,坚称世间万物都有实实在在的自性,就好像它们是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实体;而小乘佛教的一些修行者则执着于空,却又陷入了断灭的误区,认为一切都是虚无,否定了因果和世间的现象。龙树看着弟子们迷茫的眼神,心中忧虑不已,他深知这种片面的见解会阻碍人们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

    于是,龙树决定用文字来阐明正确的佛法义理。他坐在安静的禅房里,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奋笔疾书,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他终于援笔著成了《中论》五百偈,确立了八不中道的宗旨。

    《中论》的首偈这样写道: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龙树在写这一偈时,心中充满了坚定,他知道这是破除错误观念的关键。他想通过这一偈破斥四生(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的执着,向世人揭示诸法是因缘和合而生,并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既不是真实的有,也不是绝对的空,这就是中道的智慧。

    当《中论》完成的那一天,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伽蓝精舍的佛塔周围火光环绕,那火光闪耀着奇异的光芒,仿佛是佛法的力量在显现。同时,一股异香弥漫了整个城市,香气清幽淡雅,让人闻之顿感心旷神怡。

    远近的沙门、婆罗门们听闻了这个神奇的事情,都纷纷慕名而来。他们心中充满了好奇,想要知道龙树究竟写出了怎样的佛法论著。龙树看到这么多人前来,心中十分欣慰,他登上法座,开始为众人讲解《中论》的义理。

    龙树目光炯炯,声音洪亮地说道:各位,外道认为‘有’是永恒不变的,小乘认为‘空’就是断灭一切,这些都是片面的见解,都落入了边见。而大乘佛法,看待诸法就如同梦幻泡影,既不执着于有,也不执着于空,远离这两边的极端,才能契合事物的真实相状。

    弟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真理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其中一个弟子忍不住站起来,激动地问道:师父,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不执着于有和空呢

    龙树微笑着回答道: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去体悟。当我们看到世间的事物时,要明白它们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这就是不执着于有;但同时,这些事物又有其当下的现象和作用,不能完全否定,这就是不执着于空。

    另一个弟子又问道:师父,那‘八不中道’在我们的修行中具体有什么作用呢

    龙树耐心地解释道:‘八不中道’就像是我们修行路上的一盏明灯。它能帮助我们破除各种错误的观念和执着,让我们的内心保持清醒和智慧。当我们遇到各种境界时,用‘八不中道’的智慧去观照,就能不被迷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智剑破魔简介 >智剑破魔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