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更是不解。
没等我猜出什么,站长走过来,我与小晴正了身转向他,习惯性地行了礼。
他拍拍我肩膀,笑着说,第一次去这么远吧,算是太阳系的边界了,还没多少人去那儿呢。东西都准备好在你们的车上了,外加新的探测仪,省点时间。
谢站长。
柯伊伯带还没有什么人类基地,一旦遭遇危险很难及时接应,那时一切靠你自己了,别辜负我的期望。
我边点头,想是远行总有告别,回想从前与吴晋每次道别时候,其实都如此。
吴晋比我大上十岁,也考上了航天大学,只是他一门心思打工挣钱,对航天物理学毫不关心。
毕业考核大半挂科,实践考上,吴晋开直升机升空,没两米,连人带机侧翻下来,结果吴晋还没做什么防范措施,摔下去却只是擦伤而已。
校长都赶过来看,发现人还能站,惊讶地决定指导他一二:你日后可以选择股票金融,我给你一笔钱入股,不用重学金融,这运气足够你挥霍一辈子了。
吴晋后来没有投资金融,但如校长所言,他的运气给他带来了三百七十六艘行星级飞船、一百二十七个拾荒者、两千四百八十个市民、六十八枚氢弹、四台大型脉冲发射器,以及一个基地星。
平常我只帮他收集能源与外星材料,却不知这个人恐怖的经商能力,仿佛一夜之间,这些财富便唾手可得。每次出去抬荒,见到吴晋,他总对我说:
这次快点回来,外面容易遭遇危险。
似乎他总觉得外面危险,亦或怕内部有不轨的人。我作为当年送他上太空的,他也习惯把后背交给我,对于我的新车,他也不吝啬多装一些武器与设备。
但我时常因他的地位而产生距离感,并作为我的雇主,把控我的生活,总有些不自在。
但现在,我忽然觉得,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看他了。
吴晋,我这样叫他,我会快点回来的。
他一愣,没多说,只是点头道:去吧。
回想这一幕,有点像是诀别,再也无法相见似的。
那天,吴晋站长的基地星起飞了一辆马车与一艘行星级飞船,两个飞船保持等距行驶在宇宙空间。
聚变能产生的动力,将以光速的50%驶往0.45光年以外的柯伊伯带,寻找火星人留下来的太阳城遗址。
3.柯伊伯带
50%光速是目前人类掌握可控核聚变以来的最快飞行速度,彼时舱内的人必须进行休克式沉睡,宛若植物人。
血液、呼吸、代谢等生理机能全部减至最低速,意识也被强行麻醉,像数天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之后,放松警惕地睡在大床上,沾枕即眠。
飞船途经木星、木卫二时会停下,有类似加油站的地方会给飞船补充金属氢。
金属氢来之不易,且十分贵重,通常是站长级别向加油站订单,定量补充在拾荒者们的飞船上。
我们在加油间段才会坐在星空下畅聊一二,而小晴总喜欢聊些遥远的时空。
从海底看星星是什么样的小晴的眼里沉淀着繁星点点。
如果天气好的话,其实和在地面上看起来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星星和月亮会随水波摇摆起来,像……我稍稍思考,像飘动的星星旗帜。
好没趣的比喻啊,一点都不浪漫。小晴缓缓躺下,我也躺在守塑台表面的合金平台上,背后顿时一阵冰凉,像躺在冰面上。
就像人类一样,就算有能力,也不轻易踏向未知的世界。
嗯你是在说柯伊伯带没有建基地的事吗看着星空,仿佛宇宙中的黑暗在回应。
不止,基地时代前面的一百年,人类在水星到土星都设立了基地,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