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源。人类疯狂建设海底城大约有二十多年,但海底真正可以容纳的人类不到世界总人口的5%。

    还有人提出了月球城油轮等移民计划,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没有能源支撑,这些计划也玩不出什么花。

    人口锐减已成为当时咬定的未来形势。

    这种咬定在发现上帝行宫之后就松口了。

    上帝行宫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太阳城,位于北大西洋海域。外表形体类似埃及金字塔,长眠在海沟里。

    上帝行宫得名于这海底遗迹内部被发现的一个人类还做不到的技术:可控核聚变。并且还有一点让人无比惊讶,该遗迹建筑使用的岩石覆盖层来自五万年前。

    也就是说,五万年前,在地球上,有人使用可控核聚变进行供能——而彼时的人类,尚且只是使用石头的高手,最高级的技术火焰,使用肢体语言交流,每日在山洞、树杈间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当时不少人类猜测,这个太阳城要么是外星人地球留下的,要么是太古时期上帝来过的痕迹,而太阳城就是当时神居住过的行宫。

    虽然这两种说法都明显不切实际,但人类后来的确依靠上帝行宫里的反应堆完成了技术革新。

    拥有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人类相当于拥有接近无限的能源,自此,人类开始技术爆炸式发展。

    有了可控核聚变后,信息时代过渡到了基地时代。人类利用海量的能源在海底、太空大量建造人类移居地,在海底称为海底城,在太空则称为基地星。

    人类仿佛从屋顶坐上了直升飞机,到达意想不到的文明水平。

    在探测技术上,人类也有了革新。基地时代的第五十年,最新的飞行器已经飞离了奥尔特云,以光速的百分之一向人马座阿尔法星的南门二方向前进。

    而人类飞行太空的羽翼,在基地时代第一百年已经延展到了海王星轨道以外。虽然未能突破奥尔特云,但航天事业已经一日千里。至于更近的木星轨道以内区域,已经有人类长居于此。

    随着基地星的扩增,太阳系犹如黑暗的巨大宫殿,渐渐游荡起许多萤火虫,想努力地照亮宇宙的每一片角落。从前的珠穆朗玛,此刻的奥尔特星云。

    同时,对行星的开发与研究也不曾减缓。人类在木星内部取用金属氢,在诸多卫星上建立基地。

    而火星表面也建了基地,因地下固态水的存在,基地明显多于其他星球,一时有第二地球说。

    然而对火星的探索没过多久,人类就发现了肌肉城市。

    6.地火战争(上)

    现存的火星文明藏于地底,外围有由火星文明创造的硅基生物保护,像蛋壳一样。

    同时外壳也是硅基生物生活的主要区域,因其城市的建筑、地基、保护层等等都由硅基生物组成,所以称为肌肉城市。

    那时有些地质学家进入火星深处,结果常常不知所踪。之后有人探地专门调查,硅基生物才面世。

    也从此时开始,人类开始与这个以硅基生物的身体组成的外星世界进行长达数年的纷争。

    毫无疑问,有人类死于硅基生物,于是有人提议快速消灭,以绝后患;也有人提议应谨慎行事,人类并不能确定外星人的文明程度与态度,先取得沟通更为重要。

    人类高层最终决定采用第二种方式,向火星内部发送频波信息。

    意外的是,发送信息没多久,就有火星内部以同类的频波传回来的讯息——那是人类第一次接收到外星文明的讯息。这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

    而当时人类利用破译器与火星文明的对话,至今仍保存在信息库里:

    你好!我们是地球文明,如今太阳系各地都建有我们的基地,也实现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脑与心简介 >大脑与心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