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仿制品就一定不值钱?
银元拿了起来,仔细观察。
但刚上手不到两秒,
脸色就微微变化,
抬头将目光转向陈默,沉吟片刻后还是开口道:
“客人你这不对吧。”
顿了下,那张经理继续说道:“我聚宝阁虽然不是什么百年名店,但在这条龙门街也开有七十多年了。”
“再怎么说也不至于被这种一眼假的货品拿来糊弄吧。”
张美芳多多少少有些生气,本来还期待着眼前这看起来挺帅的男人会拿出一些好货,结果对方直接拿这种最低级的铁制假银元来给她看,
是银是铁她还能分不清吗?
这种行为放在古玩鉴定这行当里面,那就是一种挑衅!
但陈默却波澜不惊,压了口茶说道:“张经理,这的确是仿制品。”
“但可没人说过仿制品就一定不值钱啊。”
“???”张美芳眉头一皱,刚想开口反驳,
陈默接着道:“如果我说这枚假银元是北洋政府于1915年查获的第一起假币案中的铸币机造出来的假币呢?”
听到这话,
张美芳一愣。
袁大头银元造于1914年,在当年12月份正式开始流通,
当时发现的第一枚假币应该是私人工坊手工磨出来的,
自然无从查起,
但若是说官方查获的第一起假币案那当然是有记载的。
若对方说的是真话,
那眼前这枚假币确实不能和普通假币一概而论!
张美芳下意识问道:“你怎么证明你说的是真的?”
陈默笑而不语。
看到这一幕,张美芳脸倏的一下红了,她这才意识到自已说错话了。
作为古玩店的经理,
收货时判断一件古玩的真假,当然是由她们店家自已来甄别,客人顶多提供一些辅佐性的证据就可以了。
“额,我的意思是这个我判断不了。”张美芳虽然脸有些红润,但还是大方承认自已能力不足。
随即找补道:“我有一个叔伯在银元鉴定领域颇有研究。”
“您方便等我联系一下吗?”
“当然可以。”
得到允许后,张美芳起身到一旁打了电话,而后还一脸歉意的给陈默续了一杯茶。
没一会儿功夫,
一个老头匆匆赶到。
开口便道:“阿芳啊,你说有北洋政府查获的第一起假币案中的假币?”
此时张美芳的脸色早已恢复正常,
站起身对老头说道:“嗯,周伯伯,就是这位客人拿过来的这枚银元,您给看看。”
老头瞅了陈默一眼,
没说话,
反而将注意力放在桌上的袁大头上面。
拿到手里看了一会儿,随后更是从兜里摸出来了一份颜色泛黄的旧报纸,将银元和报纸里面的照片让对比。
陈默哑然,这老头还挺有趣,
打完电话这才多久,居然找出来一份当年的旧报纸,拿来让对比。
但照片都模糊成啥样了,真能看清吗?
陈默表示怀疑。
盯着看了足足五分钟,老头推了推眼镜,这才开口问道:“小伙子,你这枚银元哪里来的?”
“门外边摊位上刚收的。”
“嗯??那你怎么知道这是第一起假币案的银元?当时北洋政府收缴后应该已经当场销毁了,你如何确定这是遗留下来的?”
听到这个问题,
陈默抿了口茶,淡然回答道:
“这很简单,因为制币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