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我的老师李斯
    就比如说韩非的知识已经深刻融合了唯物论以及皇帝集权的实践性,一个能从封建时代学出来的人,竟然掌握了这种跨时代的前瞻知识,他真的是人吗?

    这并不是说法家不好,看秦国数代人打下来的基业,本着或许自己就是将来继承人的身份,该学的总要学的。

    李斯与韩非师出同门,能够更好地施行韩非留下来的“遗产”。

    因此李斯是一个用起来很趁手的秦国重臣。

    换言之,一个帝国要强大,要生存,它不能没有政治家。

    “听闻昨天廷议,廷尉与丞相又在大殿争论?”

    李斯尴尬一笑,再一次行礼言道:“臣与丞相的治国方略不同,才会在皇帝面前争论。”

    扶苏看着火盆中烧着的火焰,笑道:“其实继续分封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李斯颔首道:“公子所言极是,可王绾毕竟是秦国的丞相,朝中有不少人支持他。”

    如今的李斯还只是一个廷尉,官职不及丞相,但廷尉一职执掌律法与刑罚,类似刑部。

    “王绾是个守旧的人,包括他的门客或者是他在秦国的同僚,还有那些与王绾一起反对你的老臣。”

    李斯再一次低下头,神色更添几分恭敬。

    扶苏又道:“秦国是由变法开始强大的,分封的老路走过一次何必再走,当今父皇该更倾向郡县制,其实廷尉大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此也算是我的老师的遗愿。”

    李斯作揖行礼。

    在高泉宫外的宫人们眼中,公子扶苏与廷尉李斯彻夜长谈,直到天亮华阳太后要下葬了,李斯这才离开。

    华阳太后下葬的台宫上朝,始皇帝也默认了这位丞相不来上朝这件事,反而越发重用李斯。

    其实早在几年前,以李斯为首的朝中新派势力与王绾的老派势力就斗得很厉害。

    王绾认为,如今治国还是要用以往的分封制,将始皇帝的儿子分封在各地,设置一个个的诸侯国进行治理。

    因为这件事,李斯一系的人总是站出来反对王绾这个丞相,朝中吵得不可开交。

    不过最后始皇帝还是选择了李斯的建议,选择了郡县制,而不是分封。

    近来,公子扶苏喜养鱼,而始皇帝念在公子的孝心,就将高泉宫赐给了公子居住,为华阳太后守孝。

    守孝期间的公子,平日里只是养鱼或者看书,不与那些王绾之流的名仕往来,不与六国的旧贵族往来,只是住在高泉宫内,鲜有出去走动。

    李斯走到高泉宫前,向这里的宫人说明了来意,门前的人禀报之后,这才准许进入。

    被两位内侍领着来到高泉宫的后院,这里有一座假山,水流从假山上流下来,顺着一根竹管流入池塘中。

    池子看起来并不是太深,还能隐约见到正在游动的鱼。

    李斯见到池边正在看书的公子,便上前行礼。

    扶苏笑着让人递上一些糕点,又问道:“听闻王绾得了重病,不能早朝,还听闻有不少人去拜访他。”

    “王丞相德高望众,他说病了,那多半是真的病了,只是病得不重。”

    见李斯端正站着回话,扶苏又道:“还听别人说,父皇采纳了廷尉的建议,往后大秦要实行郡县制。”

    李斯回道:“还要多谢公子两月前对臣的劝告,让臣有信心向皇帝进谏。”

    李斯心中本就对法家思想是极其维护的,始皇帝也终究会采纳李斯的建议。

    既然是李斯的进谏,那么接下来就该重用李斯了,王绾这个丞相的位置能否保住还要两说。

    在外人看来,是公子扶苏与廷尉李斯联手要扳倒当朝的秦国丞相王绾。

    不知始皇帝听到这个传闻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秦攻略简介 >大秦攻略目录 > 第二章 我的老师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