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一无所获的提问
    扶苏陪着高走到屋外,看着他坐上了马车,在一队兵马的护送下回去了,又蹙眉问道:“高住在商颜山吗?”

    田安回禀道:“公子高住在宫里,白天在商颜山读书,晚上就回宫。”

    看着马车越走越远,扶苏看了一眼河床边,蛙叫声此起彼伏。

    翌日早晨,阳光刚出来,酷热就扑面而来,监禄正在带着队伍,将一车车的木料拉到河边。

    扶苏站在河边,见到民夫手中举着一个个小木锤,正在敲打着桥面木板。

    他们利用榫卯结构将木板固定,虽不能说是严丝合缝,但却很牢固。

    这座咸阳桥除了方便渭河两岸,还要用于兵马通行与粮草运送,因此这座的桥面宽三十七尺,能够容下五匹战马并排通行。

    横跨西渭河两岸,长一千两百尺。

    这座大桥,是迄今为止渭河两岸最大的一座桥梁。

    大秦一统天下,自然拿出无所畏惧的态度,修桥就要在最关键的位置,使用最好的木料,建设出最漂亮的桥。

    扶苏很满意监禄的设计,虽说自己不过是将它取名叫咸阳桥,可在后世,它原本就叫咸阳桥呀,如何不令人高兴。

    闲暇之余,扶苏会看章邯让人送来的军报,身为督建商颜山河渠的将军,他一如既往的尽职,每天都会事无巨细的汇报,以及开挖河渠与竖井的进度。

    大秦依旧是个很古典的经营环境,即便是现在的人们,多数还是以物易物的状态,粮食就是最值得信赖的交易工具。

    扶苏看着民夫们勤劳地敲打着桥面,再过三个月,一座漂亮的咸阳桥就会在他们的双手中诞生。

    民夫们举着手中的木锤,一次次敲打着,随着太阳越来越高,天气也越来越高,豆大的汗水接连滴落在刚修好的桥面上。

    扶苏见到一个啬夫快步跑向张苍,他到了近前慌忙道:“禀工室令,有几个人上前不肯捆安全绳。”

    施工的要求是公子扶苏定下的,每个人上桥铺设桥面的人都要在腰上捆上一根粗麻绳保证安全。

    现在正是渭水的涨水期,如此宽的河面,一旦跌入河中,救都来不及救。

    闻言,张苍神色严肃道:“将那些人提出来,罚没一天工钱。”

    啬夫快步跑开去吩咐。

    啬夫一职在国政体系中,一直都较为贴近基层的一环,而在这个正在进行集权统治的大秦,啬夫依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县的啬夫通常清楚一个地方的人口分布,壮年,幼年,老人几何。

    啬夫中有调集民夫的,有管理马匹,或者看管各县各亭拥有兵器的人家。

    如此,若是出了什么事,或者死人了,哪怕是有私斗,这些啬夫能够在邯将军派人来说,山下的桑树长得很好,以后这些桑树都要种在河边,结出来的桑葚又黑又甜。”

    闻言,扶苏点头,换了一卷竹简,继续看着。

    当桥面上的敲打声停下了,民夫们终于结束了半天的劳作,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离开桥面。

    今天发生的一件险而又险的事成了民夫们的谈资。

    扶苏依旧看着手中的书,这卷书来自吕氏春秋,是从吕不韦的遗产中的那一座书库中带来的,其中多有诸子百家学说,此刻正在看的就是农学。

    在吕氏春秋中,对农事也有详尽的描写,任地与辨土篇记录了关于列国土地农作物的记录。

    其中就有记载,蜀地这个粮仓以及辽东的黑土地。

    扶苏一边看着,一边提起搁在一旁的毛笔,仔细记录着。

    秉着看什么书,就要做什么事的准备,扶苏在河边开辟了一片田地,种下了一种谷子,这种谷子六月播种,到了十月就可以收获。

    扶苏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秦攻略简介 >大秦攻略目录 > 第三十一章 一无所获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