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无能为力
    易涟清回到府中,原先的满心希望破灭得只剩灰烬,可是她还想争一争。

    就算天命她改不了,人事总是能尽的。

    钟家有个女子送进宫中为妃,虽不是多紧密的关系,逢年过节总还是来往,事关钟家一脉荣辱,或许也能出面帮忙说两句话,再不济打探些具体消息也成。

    钟阁老的学生们在朝为官,总有一两个不再翰林院和国子监中,不被此次的事情牵连,若是能说动他们,请旨将案子交到大理寺里去,搏一线生机出来。

    不知为什么,这案子交到禁军手上,她的心总是悬着。

    到底是什么人在污蔑钟阁老?钟玉瑶按照易涟清的吩咐,在仆妇的陪同下去拜访钟妃,或许是看在她年幼的份上,光诚帝并没有阻拦。

    她坐在车中,闭着眼一遍遍重复自己要问的问题:那天朝堂上发生了什么,谁说钟阁老谋逆,陛下对此事态度究竟如何。

    钟妃并不受宠,久居深宫,对朝堂事都不熟悉,不知道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奇怪。

    钟玉瑶要做的,就是说服钟妃去打听第三个问题的答案。

    到了宫门前,卫士验过了令牌,放她们入宫。

    是否是钟玉瑶的错觉?她忽然开始察觉到那卫士对她的轻蔑和不以为意。

    她从前只跟着易涟清来过一两次,入宫的路已经完全忘记了,只是记得弘文馆门口的竹子常青,阳光照在琉璃瓦上有漂亮的金光。

    但此刻她抬起头,两侧的宫墙将天空逼成狭窄的一道,朱红色仿佛干涸的人血,那条宫道那么长,长到她看不清尽头,也看不清终点。

    陪她前来的嬷嬷没有进过宫,肩膀瑟缩着,被她发现。

    她是一个不怎么懂事也做不了什么的小女孩,却要在此刻成为她们两个人的脊梁。

    所以她不能退缩,不能显露出局促不安,否则跟着她的嬷嬷又该怎么办。

    小小的钟玉瑶在一瞬间长大。

    她镇定下来,对着嬷嬷说:“你跟我走,不要乱说话,我记得钟妃娘娘的寝宫在哪里。

    ”其实记忆已经模糊了,当她回忆起来,只有那些无关紧要的、原本美好的、全都变成了讽刺的细节。

    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把它们记得那么清楚,以至于回忆到自己脸上幸福的笑容时,会羞愧难当。

    光诚帝允了她入宫,是早就料到了后来她会遇到的一切,钟妃闭门不见。

    两扇宫门紧闭着,宫女隔着墙和她说:“钟小姐请回吧,我们娘娘清修已经有半月了,最近不见客。

    ”她哀求着,希望这位曾经给予过她温暖和关怀的长辈能够帮她一把,哪怕无关紧要的安慰也好。

    钟妃出身不高,如果没有钟阁老,她一无恩宠二无儿女,根本坐不到妃位。

    她的荣宠,都是钟阁老给的。

    她同样明白这一点,害怕光诚帝想起她和钟阁老的关系而褫夺了她的妃位。

    钟家当然知道。

    甚至极有可能就是钟家授意的。

    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为了保住钟家,为了减小损失,当家人决定壮士断腕。

    对于钟家来说,这根本算不上壮士断腕。

    钟阁老不肯与他们同流,一生权势最终只会落到他的亲孙女身上。

    光诚帝会因为钟阁老而打压钟家,加封钟玉瑶本就是他喜闻乐见的。

    当时的钟玉瑶并没有想到这么多,以为钟妃是因为害怕得罪光诚帝才拒绝的。

    她没法强迫钟妃,只能将所有期望寄托在钟妃能够心软。

    她深深叩拜:“求娘娘施以援手。

    ”钟玉瑶带着嬷嬷,在宫门前从上午跪到晚上,连守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尘河酒简介 >尘河酒目录 > 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