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孤
为难她,但是阿兄又背上了谋逆的罪名……兄长尚未下葬,皇帝想必不可能逼她立即进宫,她需要在圣旨真正下达之前通过民间话本、戏曲诗文散播皇帝毒杀功臣,强纳其妹的消息。
“赵伯!”赵佑宜擦干眼泪喊了一声。
赵伯连忙进了堂屋,“姑娘,怎么了?”“赵伯,我要你帮我个忙……”赵佑宜忍着哭腔跟赵伯大致说了自己的计划,赵伯闻言忍不住感慨,“姑娘聪慧,这样便可拖延一二,不过往后应该如何?”赵佑宜想起信中的怀琮兄,她隐约记得那是兄长的好友,两家甚至有些亲戚关系,勉强能以表妹表哥这样互称,而这位怀琮兄身份可不简单,是封地藩王,据她所知,这位王爷与圣上是堂叔侄的关系,早年圣上实行削藩,先王爷不满,甚至直接打上神京,圣上不得不展缓削藩,不过先王爷也因在战中受伤英年早逝,这位王爷继位后与圣上关系一向不睦。
或许……赵佑宜看着信封里的兵符,心中已然有了对策。
“再到翰林院、书院附近散播一些我是罪臣之妹不宜侍君的流言,”赵佑宜思索片刻,觉得还是得做两手准备。
至于太后那边,她兄长刚死就迫不及待让她和亲,自然有人会不同意,先不说有失颜面,武将集团虽然无法明面上帮助她,但让将门孤女和亲一事难免让人感觉兔死狐悲。
赵伯闻言朝她点了点头,退出去安排这些事宜。
堂屋内烛火不息,赵佑宜看着棺椁中的兄长,内心慢慢平静下来,“阿兄,你放心,我不会任人欺凌,也不会让你蒙冤而死。
”神京朱雀街内热闹非凡,将近年关百姓们都出来采购,只不过窃窃私语中都在传递一个消息。
“你知道吗?大将军其实是被上面那位暗害的,我就说大将军不是那样的人!”“知道!传遍了!上面那位还要强纳大将军的妹妹!杀了人家哥哥还要娶人家妹妹,不要脸!”“就是,一把年纪了,大将军保家卫国是个好人,赵姑娘也经常施粥救助灾民,上面那位贪图享乐、毒杀功臣、强纳其妹……”“你们在说什么啊……”朝堂上也不平静,文臣武将争吵不休,文臣得知皇上有纳赵家女为妃之意连忙上书表明罪臣之妹不宜侍君,太后娘家则乘机提出赵家女和亲之事,武将闻言大怒,直言自己上战场打仗不是为了让妹子女儿嫁给敌人的。
皇帝被吵得脑仁疼,挥了挥手道:“那便容后再议。
”下朝后皇帝唤来高公公,“你去查查,这些流言是不是赵家女散播出来的。
”高公公笑容不变,“诶,奴才这就去,不过容奴才多嘴说一句,赵姑娘一介孤女哪里来那么大能耐,姑娘家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皇帝不轻不重地看他一眼,虽没有说什么但已然把他的话听了进去,不过此事一夜之间风雨满城,不查不行。
高公公退了下去,没等皇帝坐下传美人来伺候,外头便高喊太后娘娘驾到。
皇帝不得不扯出得体的笑容,晋国以孝治天下,而太后是他的嫡母,娘家在朝中势力雄厚,哪怕登基多年他还是不得不做表面情分,毕竟朝中重文轻武多年,他手中没有兵权,不能再失了太后娘家的支持。
“母后。
”皇帝朝太后拱手作揖,“不知母后有何事?”太后冷冷扯出一个笑容,“皇帝这是什么话,哀家是你的母后,就算无事也能来看你,只怕是皇帝不把哀家放在眼里了,所以见而生厌了。
”皇帝知她是在说他派人暗害赵佑黎之事,太后想让赵氏女李代桃僵和亲他早有耳闻,如今赵佑黎已死,再让他唯一的妹妹和亲外族太过凉薄,甚至会引起武将集团的不满,只不过赵佑黎功高盖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赵佑黎不死,他日夜难安。
“母后这是什么话,朕最是孝敬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