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04章
    李世民正愁没有武家的罪证,李泰就给他送了来,这让他很是惊讶,立即让人将盒子接了过来:“是何物?”

    “是一些书信。”李泰道,然后顿了顿补充了句,“是武家长房武元庆同突厥的密信。”

    通敌?

    李治听了一愣,不禁看向李泰。却见他眼神盯着父王一眨不眨,对他这边连看都没看一眼。

    既然是罪证,自然要交给他这个负责审理案子的人,或者交给魏相才是正途。只是他这位二哥竟然直接递到了父王这里。

    若不是他进宫禀报,只怕他和魏相还蒙在鼓里。

    李世民倒是没注意到自己最爱的青雀越矩了,也暂时顾不上。此时他在一封封翻看着盒子里的信件,结果越看越心惊。

    因为,这些信件虽然使用突厥文字写的,但是显然同武元庆通信的人并不是什么突厥人。

    这些信件中,有的是闲聊家常,但是更多的是发牢骚。信里说他父亲的对他如何如何苛刻。老师们对他是如何如何的盛气凌人。让他恨不得父亲立即就死了,好快点继承家业。

    李泰是懂突厥文字的,所以,他只要看过这些信件就一定知道写信的人肯定不是突厥人。

    但是,这既然能成为这个案件的证据,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的青雀并不想让这件事情的真相浮于水面,而是只能用通敌来掩饰。

    这一点,很快李世民就明白过来了,顿时怒不可遏。

    一旁的李治看着父皇脸上神色的变化,也很好奇,于是试探的道:“父皇,这罪证可否让儿臣一看。”

    李世民生气归生气,但是也没忘记李治是这件事的负责人,于是将盒子和信一起递给李治:“都在这里了,你负责此案的审理,看看该给他们定什么罪!该死,真是该死!”

    李治连忙将信件拿到手中,一番翻看下来后,暗暗吃惊。

    他看向李泰,见后者仍旧是一派淡然,便觉得心中发寒,而恰在此时,李泰向他飘过来一个眼风,让他更是心惊。

    谁都知道太子喜欢在家中着胡服,用胡礼,还有一次装死,让下人们用突厥的丧礼给他哭丧。

    更重要的是,他们兄弟几人都习过突厥语,自然也会写。而这突厥信件上的笔迹,明显就是太子的笔迹。

    所以,李泰的的这些“证据”真的是他们也要找的“证据”吗?

    虽然秉着两边都不得罪的心态来审问这个案子,但是身为主理,他是要对案件的审判与结果负责的。

    他就算是再不想得罪太子和魏王,还有父皇在,他总不能把自己也搭进去。

    “父皇,就算这些信件真的是……也未必是武氏一族要谋反的证据。”

    毕竟他都看了,这里面除了说些太子经常挂在嘴边的那些牢骚,并未涉及到其它。

    而且,武家在山西,太子在长安,之前也未曾听到过太子同武家有什么来往,怎么突然就出现这么多密信呢?这也太巧了吧!

    李治看向李泰,恰巧李泰也看向了他。对他微微一笑:“九郎,结合天卷之言,这些不正是谋反的证据吗?”

    当然必须是了,他可是特地为这件事打造的证据,怎么可能不是?

    再说了,就算有人质疑,也应该是李承乾自己来质疑,而不是九郎。

    当然了,如果太子能说的清的话。

    李治心中一凛,而这个时候唐太宗也说话了:“青雀,这些证据先交给九郎,若是有别的证据,你也一起交给他。毕竟他是这件案子的主理。朕累了,你们下去吧!”

    虽然看到太子发牢骚的信件,唐太宗很生气,但是他也是有理智的。

    太子最近越发的不济,可发牢骚就罢了,却未必真的同武元庆能密谋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历史同人] 开局盘点十大少年天子简介 >[历史同人] 开局盘点十大少年天子目录 > 第20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