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科考
路充满信心。

    夏白未刻意压低声音。

    他的话传入四周考生耳中,随即引发一阵嗤笑与冷嘲热讽。

    “呵呵。”

    “这小子是不是考得迷糊了?”

    “说什么高中状元,以为这是地方的小考吗?能进前三就已经不错了。”

    “来参加考试的哪一个不是精英中的精英?哪个不是本地的佼佼者?”

    “会试进行九天,全应天府对一甲人选的猜测,无非是花练黄、黄练花,什么时候轮得到你冒出来?”

    “正是如此。”

    “花纶出身名门,黄子澄从小接受名师指导,练子宁家学深厚,哪里是你这样的寒酸北方考生可以相比的?”

    “你们北方的乡试第一名,如果放在我们南方,恐怕连前三十都排不上号,现在倒好,还在这里大言不惭?”

    “哈哈哈。”

    周围爆发出一阵嘲笑声。

    夏白神情淡然,冷冷扫过那些出言讽刺的南方学子,只是轻轻摇头。

    他无意争辩。

    也不想多费唇舌。

    见夏白沉默不语,丁显等人交换眼神,脸上露出得意之色,以为夏白害怕了,不敢再放狂话。

    但他们怎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这几日北方学子一直缩着头,如今有人站出来,他们怎能不趁机狠狠羞辱一番?

    丁显清了清嗓子,阴阳怪气地说:“北方早就衰败了,和胡虏混得太久,从元朝开始,北方学子就很少出现在一甲名单里。”

    “历届的录取情况看,北方远不如南方,一甲三人,怎么可能是你们北方能奢望的?”

    “这次最好祈祷一下,二甲三甲名单里北方能有几个名额,不然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就算二甲三甲名单里有北方人的名字,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总有一天,进士及第和北方人再无瓜葛。”

    听到丁显的话,黄子澄等人跟着哄笑,解敏、丁志方等北方学子瞪眼怒视。

    太过分了。

    夏白皱眉,面对南北士子间的明争暗斗,也感到一丝无奈,他抬起头,缓缓说道:“如果科举中真的看不到北方考生的身影……”

    “那么问题或许不在北方考生身上,而在于大明的科举制度本身。”

    “这也说明……”

    “当今洪武皇帝推行的科举改革彻底失败了。”

    ------------

    夏白话音刚落,四周立刻寂静无声。

    丁显先前还出言讥讽,此刻却已是面色如纸,目光中满是对夏白的惧意与不安。

    作为举子,他对此次科考的变化心知肚明。

    自科举制度设立以来,历朝科考内容各有不同。

    唐代考试涵盖秀才、明经、进士、进士及法律、文字、数学等多种科目。

    内容包括时务策问、帖经、杂文等。

    宋朝初期设有进士与明经科,内容涉及帖经、墨义与诗赋。

    然而王安石执政后,废除了诗赋、帖经、墨义,转而以经义、论、策为主。

    元代曾一度废止科举,后来虽恢复,但对汉人和南人多有限制。

    当时流行一句俗语:“唯蒙古生得为状元,尊国人也”,这里的“国人”指代蒙古人与色目人。

    元朝看似恢复科举,实则用来强化蒙古与色目人的特殊地位。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重启科举,沿用了元朝的部分形式。

    从“五经”到“四书”,并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古注疏”传统,那时的朱元璋对传统经学与经史仍抱有相当敬意。

    不过首次开科后,他对取士结果并不满意,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简介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目录 > 第2章 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