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
被蒙在鼓里,这极有可能是邓氏暗中做的。
”“娘子说,老太太当年根本不同意老伯爷娶邓氏为妻,老伯爷为此和老太太大闹了一顿,以绝食相逼。
一连五天滴米未进,眼见就要撑不过去了,老太太才松口。
”“邓氏是老伯爷未过继前就结识的一位姑娘,两家之前住得近,私下有些往来。
谁知道十多年过去了,老伯爷还对邓氏念念不忘,甚至暗中通了款曲。
邓氏嫁给老伯爷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
”“老太太看不上邓氏这等轻浮之人,更瞧不上邓氏的伯父靠着捐官进了锦衣卫,觉得这样人家会辱没萧家门楣。
就是想拖一拖,拖到邓氏等不起了,自己打掉孩子。
”唐妈妈一副壮士扼腕的模样,“可老伯爷倔呀,以死相逼,老太太这才不得不让步。
进门七个月后,邓氏早产生下了大姑奶奶。
”归宁之前曾听母亲感叹,舅舅毕竟不是外祖母亲生,两人曾为一件事险些闹得母子失和,说的大概就是这件事吧。
唐妈妈的话证实了归宁的猜测:“娘子说,经此一事,老太太对老伯爷万分失望,一心要为娘子选一门靠得住的亲事。
”外祖母相中宋家,大抵也是觉得舅舅靠不住,才让母亲低嫁。
即便后来她去了,祖上是商贾之家的宋家,也不敢欺负伯爵府的姑娘。
再者父亲又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不大会做出那等禽兽之事。
唐妈妈继续道:“邓氏生了个姑娘,老太太担心养在这样的娘亲身边会把孩子带坏,要带在身边教养。
邓氏三天两头找老伯爷去哭,老太太只能把孩子送了回来。
后来邓氏又有了哥儿,整个人变得荣光满面。
”“姐儿养在邓氏身边倒也罢了,若是把哥儿养坏了,萧家就没了希望。
老太太为了萧家,和老伯爷畅谈了一番,说了不少重话,听娘子说好像把皇帝当年特许老太太过继子嗣的话都说了,什么‘若其不争,不孝嫡母,不尊族长,朕也会替你主持公道’等。
”“老伯爷惧怕皇帝降罚,亲自把哥儿抱到老太太的院子里,交给老太太抚养。
也不知道老伯爷给太太说了什么,邓氏一夜间就看开了,也不闹,乖乖地每日去给老太太请安,悄悄地看哥儿几眼。
”“又过了几年,邓氏年老色驰,后院陆续有了两个姨娘。
娘子说老伯爷还养过一个外室,还有了身孕。
老太太把老伯爷叫过去好生骂了一顿,刚要做主将人接到府里来,不知道那院子怎么突然走了水,闹了个一尸两命。
”屋内所有人都因吃惊屏住了呼吸,包括归宁,屋子里安静地落针可闻。
她自幼在外祖母身边长大,可从来没听说过这些。
按理说,这根本算不上什么秘密,底下的下人知道的不在少数,可除了母亲,其他人似乎根本连提都不敢提。
这又是为何?这些疑问,唐妈妈自然也有,已经替她们问过了娘子。
在一众诧异的凝视中,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才继续道:“老太太是个嘴硬心软的人。
”“娶了邓氏这样的儿媳,再不喜欢,也要帮她撑住场子。
要不以后姐儿怎么议亲,哥儿还怎么入仕做官?老伯爷的面子又往哪儿搁?”“所以把老伯爷当年绝食还有邓氏未婚先孕的事,通通压了下来。
甚至那个外室的娘家人,也是老太太派人安置的。
”说到此处,唐妈妈压低嗓音道:“娘子猜测,是邓家派人放的火。
那件事之后,老伯爷很少去邓氏的院子了,府里的两位姨娘才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