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早朝、同党、《永乐大典》
内阁首辅轻飘飘几句话便将武将们拖入自己的战场——当金戈铁马的优势变得无用武之地,那些涨红的面孔瞬间没了气焰。
几个武将局促地挪动身子,但却说不出只言片语。
最终,几人齐刷刷将目光投向汉王。
朱棣摩挲着腰间螭纹玉佩,瞳孔微微收缩。他突然想起昨日收到的密报:锦衣卫告知自己汉王在军中多有安插亲信,结交将领。
“杨大人此言差矣!”一名留着络腮胡的武将突然出列,胸前虎豹补子随着呼吸起伏,“俺老周虽然读书不多,但也知道天下文人如过江之鲫这个道理!莫说百八十个,便是寻千儿八百个饱学之士,又有何难?”
“既如此,周勇将军倒不妨举荐几位?”
苍老却带如金石之音的话语响起,朱高炽呼吸一滞——那人身着仙鹤补服,头顶如皓月般光洁,三角眼微眯,竟比史书中的画像更显锋芒。
黑衣宰相姚广孝!
当年靖难之役的谋主,此刻捻着稀疏的胡须,袖中佛珠不经意间露出。
周勇喉结上下滚动,方才气势荡然无存。他偷瞄向汉王,却见朱高煦正低头整理袖口,仿佛从未与他对视过。
“争争争,争到何时才是个头?”朱棣突然重重一拍御案,九龙金漆案几上的铜龟烛台随之轻颤。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忠心领神会,立刻扯开嗓子:“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群臣鱼贯而出时,朱高炽瞥见汉王与几个武将交换的眼神,又注意到杨士奇与姚广孝若有似无的对视,忽然意识到这场关于解缙的争论,不过是朝堂纷争的冰山一角。
宫门外寒风卷着枯叶掠过,他摸了摸腰间紧绷的玉带,暗暗攥紧拳头——要改写历史,远比想象中更加荆棘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