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 17 章
    毒蘑菇事件

    一、雨后采菇1961年7月的暴雨来得又急又猛。

    林秀蹲在防空洞口,望着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的土豆苗,心里盘算着再过半个月就能收获第一批果实。

    突然,身后传来小川惊恐的喊声:"妈!妹妹嘴里有东西!"林秀转身时,看见小雨正坐在地上,小手抓着半朵灰白色的蘑菇往嘴里塞。

    那蘑菇伞盖上布满褐色鳞片,菌柄底部有个明显的杯状菌托——典型的鹅膏菌特征。

    她一个箭步冲过去,掰开女儿的嘴,可孩子已经咽下了大半。

    "哪来的?"林秀的声音发颤。

    小川指向塌方形成的土坡:"那里长出来的妹妹说像棉花糖"林秀的农学知识在脑中炸开。

    鹅膏菌属的毒蘑菇含有鹅膏毒肽,会破坏肝脏细胞rna聚合酶活性,致死率高达80。

    她一把抱起小雨,孩子的嘴唇已经开始泛青。

    "去灶台拿盐!快!"她朝小川吼着,同时用手指抠进小雨的喉咙。

    孩子哇的一声吐出一滩混着蘑菇碎片的酸水,但瞳孔已经放大,呼吸变得急促。

    二、土法急救小川跌跌撞撞地捧来盐罐时,林秀已经用扁担横压在女儿舌根上。

    1961年的农村没有洗胃设备,她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催吐法——将粗盐粒碾碎溶进温水,灌进孩子喉咙。

    "再喝!"林秀捏着女儿的下巴,强迫她灌下第三碗盐水。

    小雨的呕吐物从黄绿色变成透明的胃液,最后带着血丝。

    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体温却高得吓人。

    "去找赤脚医生!"她撕下衣襟裹住小雨发紫的手指——肝损伤的初期症状。

    小川光着脚冲进雨幕,背影很快被灰蒙蒙的水汽吞没。

    林秀翻出珍藏的绿豆,这是去年秋收时从公社粮仓扫来的残渣。

    她想起《赤脚医生手册》第217页记载的"绿豆甘草汤"——绿豆中的蛋白质能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甘草酸可拮抗多种生物碱。

    灶火噼啪作响,豆子在破陶罐里翻滚,蒸汽中飘着苦涩的药香。

    三、赤脚医生的银针赤脚医生张大山来时,斗笠上的雨水成串往下淌。

    这个退伍军医左腿有弹片伤,走路一瘸一拐,但针灸包永远擦得锃亮。

    他摸了摸小雨的脉搏,突然掀开孩子的衣襟,三寸长的银针直刺"足三里"穴位。

    "肝气郁结,毒火攻心。

    "银针在穴位上高频震颤,这是部队里学的"飞针走气"法。

    林秀按着女儿乱蹬的腿,看着张大山又扎进"太冲""阳陵泉"几个穴位,针尾挂着的艾绒冒出缕缕青烟。

    "得送县医院。

    "张大山收起针包时,小雨的抽搐暂时止住了,但尿布上出现了可疑的橙红色——溶血症状。

    林秀攥紧口袋里最后两张全国粮票:"医疗费""先记账。

    "张大山瞥见炕头周建军的军属证,"这孩子要是没了,我对不起老周。

    "

    四、夜路奔袭去县城的土路被雨水泡成了泥潭。

    林秀用麻绳把小雨绑在背上,小川举着松明火把走在前面。

    火光映出路边的野坟,几朵灰花纹鹅膏菌在墓碑旁妖冶地绽放——和小雨吃下的同种。

    "妈,妹妹会死吗?"小川的声音混着雨声。

    林秀想起农学院实验室的解剖数据:鹅膏毒肽中毒后6-15小时是假愈期,患者会误以为康复,实则毒素正在摧毁肝细胞。

    她摸了摸女儿滚烫的额头:"不会,解放军叔叔会送来特效药。

    "这话她自己都不信。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零之养崽手札简介 >六零之养崽手札目录 > 第 17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