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钱家少爷
大船上旌旗招展,甲士林立,渡口四周的百姓惊疑不定。
“那是北江水师的大纛。”
两鬓斑白的渔夫远眺,诧异道:“怎么跑到咱们镜州来了。”
“不知道。”
“还是让路吧。”
准备乘船的游人纷纷退让,渔船也都快速出江,把码头的位置让开来。
巨大的艨艟靠近,宛若一头洪荒凶兽,散发着强大的压迫。
绞盘转动,木板落下,岳登将苏文送到岸上:“相爷,需要不要属下派兵护送您进城。”
他问道。
“不用。”
“你们就在镜水上等着就是。”
“我和夫人办完事之后,乘坐你们水师的战船,沿镜水一路南下。”
“诺。”
待到车马全部下岸后,士卒再度转动绞盘,将木板收起,巨大的艨艟战船驶出码头,逆流而上。
码头四周的百姓纷纷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们这一行人。
能乘坐水师战船渡江
那几十匹一看就知道是上品。
还有随行的七十二个武士,各个虎背熊腰,太阳穴高高鼓起,眼神凌厉,浑身杀气腾腾。
不好惹
绝对不好惹
不是哪儿的达官显贵,就是某地的世家大族之主。
车马上路,奔着镜州城而去。
“爷。”
“咱们也没有遮掩行踪,那镜州刺史只要不是瞎子,就应当知道咱们现在的位置。”
苏霸不爽:“且不说亲自来迎接,最起码也得派几个衙役捕快来领路吧。”
“这就是你不懂了。”
马背上,苏文悠悠道:“镜州刺史,并不是由朝廷委派。”
“而是由镜湖书院举荐,将名单提交给朝廷,朝廷审核之后,就由举荐之人担任镜州刺史的位置。”
“不止是镜州,类似于陇西,安南等地方,也都是如此,这是大周朝廷和世家圣地私底下达成的默契。”
“只要他们不过分,朝廷一般都不会换人。”
“说起来,这位镜州刺史还是本相的老熟人。”
他道:“其名王右堂,镜州本土豪门王氏出身,十二岁进入镜湖书院求学,拜入庄夫子门下。”
“这个王右堂我有印象。”
马车内,叶雅儿轻轻掀起帘子说道:“好像是和夫君同年的进士,当时夫君是殿前状元,而王右堂被夫君压了一头,屈居榜眼。”
“那时候整个玉京城,都在说夫君和王右堂是帝国双俊。”
她轻捂唇角,笑个不停:“还记得父亲当时很看好他。”
“没错。”
苏文点头:“王右堂去吏部跟着叶相打杂,我去了翰林院,然后转任户部的堂官。”
“神武十二年大案之后,王右堂心灰意冷,给先帝上了道折子,调回镜州担任刺史。”
“此人心气极为高傲。”他摇头晃脑:“估摸着觉得来迎我,有趋炎附势之嫌。”
离镜州城越来越近,路上的行人车马渐渐多起来,往返进出镜州城。
有的穿着绫罗绸缎,身旁带着书童奴仆,有的穿着寒酸,满是补丁的破旧长袍,背着书箱,嘴里啃着煎饼,还不忘看着手里的书籍。
口音天南海北,不尽相同。
“夫人,来得早不如来得早。”
苏文胯下的马匹放缓速度,和马车并行,朝车内的叶雅儿道:“这几天,正好是镜湖书院招生的日子。”
“南北十九道的学子,齐聚镜州,说不得其中便藏龙卧虎,有可用之才。”
正说着
突然有一支马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