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头的复选殿选便都不必参加了。
武安十九年四月十二,太子大婚,娶的是年芳十六的赵太傅次女,十里红妆自不必说,皇上皇后也亲临了东宫,算是给足了面子。
六月初十,宫里来了人宣旨,陈氏素华封正五品太子嫔,十一月初十进宫。
府里喜气洋洋了好几天,嫔位在宫里大小也能称一句娘娘了,好过从美人才人之辈熬起。
老夫人发了话,素华进东宫,公中出两千两白银,两个庄子加五个铺子,她自己额外再贴一千五百两白银给素华,又从自己的私库里头,拿了一副头面算作她的添妆。
孙玉萍瞧着送来素华房里的一沓银票和地契,翻了两下发现银票都是五十两二十两的小面额,满意了几分,悄悄跟素华说:“你日后进东宫,带些小票子方便花用,”又叫宜夏点了数目,“你祖母这次总算大方了,你两个姐姐出嫁,她可每人只出了五百两。
”素华劝慰道:“家中子女众多,祖母顾不过来也是有的。
”孙玉萍点点头:“我何尝不知,左不过与你抱怨两句罢了,待会你随母亲走一趟。
”随后,孙玉萍带素华到了她的私库,带着四个丫头跟着。
孙玉萍只管点着,她瞧着这个金簪也好,那个玉镯也好,都想给了素华带走:“母亲年纪不小了,这些首饰也带的少了,你年纪小,合该打扮的鲜亮一些,这个玛瑙镯子鲜红透亮的,正称你的肤色呢,还有这个”身后跟着的丫头,不停地往妆匣子里放着首饰,轻手轻脚的,生怕磕坏了。
素华劝道:“母亲留一些傍身吧,女儿用不着这么多的,日后侄子侄女成亲,不是还得出不少?”孙玉萍挥挥手,毫不在意:“届时母亲便同你祖母一样,一人出五百两银子便罢了!”素华便也笑着看孙玉萍指挥着搬这个搬那个的,几个丫头搬了十数个首饰匣子回她的院子。
孙玉萍又拿了一千两的银票,吩咐下人出门,换成十两,五两,二两的银锭子,再打十斤吉祥如意花样的银裸子。
孙玉萍念念叨叨地:“阿素,母亲同你说,可别嫌母亲掉钱眼儿里了,日后进宫,手里有银子使,比什么都强。
各处打赏,打点,都少不了的。
”素华点点头:“母亲放心,女儿省的。
”孙玉萍又说:“正常陪嫁是四个丫头,你院里的宜春宜夏必然要带着的,你舅舅名下有一个药铺,里头有一个懂医的丫头,母亲问过了,说愿意跟你进宫,你一道带着,还有府里膳房那个会做小菜的茯苓,都一起带着。
”“明日母亲再同你去街上,买几匹时兴料子,给你做几身新衣服,再打点新首饰。
原先你嫁妆里头有许多大件的东西用不上了,母亲也吩咐下去,都换成现银给你带走!”素华握住孙玉萍的手:“母亲,还有几个月呢,不着急的。
”孙玉萍又红了眼眶:“母亲眼看着你牙牙学语,如今转眼就要嫁人,母亲如何不着急。
”素华忍了忍眼底的热意,笑着对孙玉萍说:“好,母亲说什么都好。
明日一早,咱们就去买料子,打首饰!”自打医女进府,素华给她取了名字叫芍药,待嫁的日子苦闷无趣,寻常新娘还需得自己亲绣不少嫁妆,素华嫁过去做太子妃妾,倒是用不着这些。
闲暇时分,芍药倒跟她说了许多外头的事情。
芍药是两岁时被孙家药店一个大夫在山里捡到的,左右一个小丫头片子也吃不了多少,便一直养着,所幸芍药于医药方面有些天赋,店里的大夫便也愿意教她看看医书,识点字。
孙府的老爷太太们抱恙,多半都是喊的自家店里的大夫,芍药也跟着去了几次,府里的一位管家便留意到了这个小丫头。
素华要进宫的事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