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章 朱元璋察觉到了不对劲
,使中原能够历久弥新。”

    此话如巨雷贯耳,让父子二人猛然醒悟,齐声应道:“是啊。”

    “文化传承才是中原千年不倒的核心所在,从儒学经义到科举取士,再到日常礼仪,无不凝聚着人心,维系着安定。”

    朱棡语气温柔却掷地有声:“而草原诸部,恰恰缺乏这种根基。”

    “你是说,以文化将他们同化?”朱标双目微睁,凝视朱棡。

    “唔。”朱棡轻轻颔首。

    “草原人的顽固,如何能轻易被文化的融合所改变?”

    相较朱标而言,历经数十年与蒙古人周旋的老朱却叹息一声,“终究还是蛮夷之辈。”

    “老将军戎马半生,这般浅显的道理,还要晚辈来指点吗?”

    “若草原执意抗拒,那就用武力让他们屈服!用刀剑令他们恐惧!”

    话音未落,朱棡眸中已闪过一丝寒光!

    ------------

    自古以来,一将功成名就往往伴随着无数白骨堆积,而各国变革也总免不了鲜血浸染。

    然而当下,那些草原上的游牧部族,其野蛮的习俗早已深深植入血脉,难以动摇。

    但朱棡并非圣贤,那些所谓的慈悲宽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类的话,他全然不信。

    凭什么你要压迫我们?难道我们就该以德报怨?

    汉人受尽屈辱,在元人眼中不过是下等人,尤其像老朱和朱棡这样的身份,在元朝更是最底层的南人。

    所以面对草原时,朱棡从未心慈手软,尤其是他征战草原的两年间,捕获了数不清的北元人。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北元人确实是劳作的好手,如今太原的繁华,少不了他们的付出。

    因此,若北元人不愿归顺大明,杀之确实可惜,不如加以利用,让他们为大明效力。

    如此一来,大明就能更加稳固地掌控草原。

    “以骑兵为尖锐,以文教为犁铧,开辟一条通途。”

    老朱陷入沉思,朱标却率先抬头望向朱棡说道:

    “不错,草原的野性非一日可制,但凭借我大明千年的文化底蕴,足以照亮那无垠的草原。”

    片刻之间,朱棡的目光再次锋利起来,语气坚定地道:“我们追求的不仅是草原的土地,更是它的未来,一个与大明血脉相承的未来。”

    “对于那些抗拒大明教化的逆徒……”

    “大明铁骑与刀剑会让他们知晓,什么是天命所在,什么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就在这一刻,老朱目光炯炯,同时抬首说道:

    “朱元璋能够夺得天下,自有其道理。”

    再加上朱棡对北元的强力打压,只要大明铁骑出击,便是天命所归,无可阻挡之势!

    再看他的洞察能力,朱元璋堪称典范,自古以来能征善战者无人能出李世民之右,其次便是朱元璋!

    “洪武犁廷。”朱标沉吟片刻后道。

    “嗯……?”

    此话出口,朱棡不禁有些惊疑地望向朱标。

    难道明宪宗朱见深时期的成化犁廷要提前出现在洪武年间了吗?

    不过这样也好,毕竟朱见深时的犁廷并不彻底,还是让祖先们完成吧。

    确保不留任何隐患,避免重蹈不该有的历史覆辙。

    想到这里,朱棡眼中闪过一丝冷酷。

    “老大,我喜欢你刚才说的这句话。”朱元璋目光一亮,笑着点头称赞。

    洪武犁廷,听起来就充满气势,正合他老朱的性格!

    可转瞬之间,朱元璋察觉到了不对劲。

    外封制关联到草原,以及周朝的分封制,他也清楚,也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在大明当暴君简介 >我在大明当暴君目录 > 第16章 朱元璋察觉到了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