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4章 收入暴涨百分之五百
    刚开始投入生产,每半个月产量两百多坛,每个月四百多坛。

    现在经过工艺提升,人员扩招,产量已经提高到每个月一千五百多坛。

    其中一千三百坛是普通高粱烧,两百坛是鹿血酒。

    别看鹿血酒产量比高粱烧低,卖的价钱却更多。

    一千三百坛高粱烧能卖一万三千块钱。

    两百坛鹿血酒却可以卖出两万块钱。

    而且伊莲娜反馈,两种酒在苏俄大受欢迎,现在杰洛的酒品经销公司每天都会接到大量订单。

    一个劲地催促陈建安提升产能。

    “苏俄市场像是个无底洞,咱们生产多少,他们就要走多少。”

    “现在别说省里和县里的特产商店没办法建立,甚至连周边各村的货都无法保证了。”

    许梅谈到酒厂的货,也是无奈中带着自豪。

    “电力公司那边说这几天就可以通电,咱们的电工培训怎么样了?”

    陈建安话锋一转。

    自从安排好通电计划,村里就选了人送到县电力局进行培训。

    “差不多可以了,随时可以回来上班。”

    许梅一直掌握着培训情况。

    “不过,十名电工是不是太多了?咱们也用不到啊。”

    许梅不解。

    就算家家户户都通了电,以后有两、三名电工也能维护过来。

    为啥陈建安要派那么多人去学习?

    陈建安却是微微一笑。

    “想要提高酒厂的产能,光靠人力已经不行。”

    “通电之后,我会引进电力设备,产量可以得到夸量级飞跃。”

    “到时候荒草滩养殖基地、服装厂、酒厂都会通电。”

    “十个电工说起来很多,实际到时候未必够用。”

    许梅听着他的计划,眼睛中异彩连连。

    “陈村长,你的计划也太庞大,太超前了吧?”

    “按照你这说法,咱们村岂不是整个进入了电力时代?”

    许梅从小生活在京城,也只是用过电灯。

    来到东北插队。

    默认了农村没有电。

    现在陈建安不但通了电,还一下子把规模弄得这么大。

    真不知道他哪来的这么大魄力。

    光电费就要多少钱啊?

    “想要发展,步子就得迈得大一些。”

    “其实这样我都觉得很慢了。”

    陈建安心里感慨。

    其实现在最大的制约,是制度!

    想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需要等到开完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给改革开放定下调子。

    到时候,就可以顺势对村办企业进行改组,实行大农场制。

    当然,这些都要等到明年或者后年。

    现在最重要的,是将基础打牢靠。

    “村里电话什么时候可以安装?”

    随着村里越来越红火,安装电话也提上日程。

    自从陈建安担任了副社长,地位随之提高。

    他直接跟县里通讯部门协调。

    给村里安排了电话线路。

    “如果没下这场雪,估计已经安完了。”

    “现在雪已经停了,估计也就是这两天。”

    许梅心里其实也非常期待。

    她已经几年没跟家里通过电话,一直只是书信来往。

    好希望能够听到父母的声音啊。

    她跟柳青伊也有书信来往。

    根据柳青伊打听到的消息,许梅的父母也有希望在近期平反。

    这让她激动得好几天都睡不好觉。

    一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1977:带女知青开发北大荒简介 >重生1977:带女知青开发北大荒目录 > 第144章 收入暴涨百分之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