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拜访
    书房的钟在墙上静静地走,指针划过“八”与“九”的细缝时,陈蔚青还坐在窗边,望着阳光落在地毯边缘的影子出神。

    墨绿色的窗帘只拉了一半,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书桌上铺出一片温暖却不炽热的光。

    梁悯初正拿着一本带黑色封边的讲义册,讲到“判断之于主观结构”的时候,语气依旧温柔平稳,像江南的春水拂过芦苇,轻而不滑。

    “我们不能把判断仅仅理解为推理的结果,”他说,“有时候它更像一个选择,或者说……”蔚青回过神,把视线拉回来,笔尖点在纸面上,却没有真的写下什么。

    她记得他讲了“波义耳”,又讲了“康德式反思判断”,她都听见了,只是没记住。

    她盯着梁老师右手袖口的一颗纽扣,那是铁灰色的金属扣,边缘有一点磨损,她小时候就注意到了。

    他穿的还是那件旧呢子马甲,扣子永远扣得整整齐齐。

    他的发梢已经有了些灰白,嘴唇颜色很淡,但说起话来依旧有种轻盈的坚实。

    蔚青忽然想起沈时砚在聚会上说的那句话——“你那位老师……听上去很有意思。

    ”她有些恍惚地想着:是啊,很有意思。

    但那不是一件容易解释的“意思”。

    那是一种……太具体,又太抽象的东西。

    这个人总像悄悄在她耳边说——困在这里不是你的唯一选项。

    老师是第一个告诉她,那些“不该学”的东西,她也可以学的人。

    是第一个告诉她,这个世界比她所在的厅堂要大得多,而门是开着的。

    只有在这里,在他的课堂上,她才不像一只笼中鸟。

    她想起了前几天那场无比失败的相亲,那身洋装、那张纸条、那个差点吞下去的未来。

    她只是盯着他的嘴,看着那张安静的口型在空气中一圈圈晕开。

    那不是语言,更像另一种节奏,一种不属于这个房间、不属于任何家族规矩的节奏,在她眼前无声地流淌。

    她听见他的声音,但她没在听。

    她只是盯着他的嘴,看那张平静的口型缓缓吐字,仿佛那不是语言,而是另一个世界的节奏,在她眼前无声地流淌。

    她还没来得及更深入地想下去,书房的门被轻轻敲了两下,是伺候的女仆低声道:“小姐,前厅来了一位沈公子,夫人说要您下去。

    ”她抬眼,几乎是条件反射地站起来:“他说找谁?”女仆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说是前几天宴会身体抱恙的那个沈公子。

    还说要梁先生也一起过去。

    ”梁悯初合上讲义本,微笑着点了点头。

    二人跟着女仆一前一后地走下去,沈时砚已经坐在那张玳瑁木包着牛皮的沙发上。

    那是父亲特地从香港定制的舶来家具,扶手微曲,包着的牛皮的表面因岁月而泛出柔光,靠背雕着暗纹,像一个被驯服的兽骨骨架,安静而警觉地盘踞在西厢厅中央。

    沙发太深,坐进去会自然后倾。

    沈时砚却坐得极正,看上去甚至有些僵硬。

    而陈母唐敬微,穿一身月白细斜纹褙子,端坐在另一头。

    她的手指轻搭在茶盏上,眉眼里波澜不兴,一如她此刻望向沈家的目光——礼貌、平稳,隐隐有一种上位者的考量。

    她没有立刻开口,只等梁悯初与陈蔚青走近,才淡淡点头:“悯初来了。

    蔚青,来坐。

    ”蔚青坐下那一瞬,明显觉察出母亲下意识朝她瞥了一眼,像是确认她有没有特意打扮,又或者察言观色她对“沈家人”的态度如何。

    她低着头,坐在靠近母亲的一侧,坐下后她朝沈时砚礼貌地微笑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灯火渐明简介 >灯火渐明目录 > 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