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谈判
    翌日清晨,天色尚未完全亮透,晨雾在陈宅庭院间缭绕,湿气沉沉,仿佛一层未褪的夜。

    陈蔚青穿戴整齐,一身墨蓝色斜襟长褂,外披浅色风衣,鬓发贴颊,整个人沉静如水。

    她缓步走下楼梯,刚绕过廊柱,便听见侧门处传来低唤:“小姐。

    ”是阿凤,“今早有人送来一封信,是从上海转来的。

    ”她脚步一顿,回头接过信。

    信封上贴着一角褪色的邮票,纸面泛着潮,边角被海风卷起的痕迹仍清晰可见。

    她不需细看便能知道是谁——是罗简。

    她在廊下站了一会儿,指尖轻捻信角,像是隔着几千里,握住那一双熟悉的、从码头一路走到舞台边的小手。

    然后,她轻轻拆开信封,展开那一页略显凌乱却热烈的笔迹——蔚青姐:你有没有想我呀?我最近有好事!你记不记得我说过“在剧组待久了,迟早轮得到我”?现在好像真的轮到了——副导演让我试穿主角的衣服,说是有部戏里要用我演一个“流浪在码头的女孩”。

    我说:“那我不用演,我就是!”我现在每天都有事干,有时候还是演死人,但有人记得我的名字了!场务不再喊我“小丫头”,而是叫“简”。

    这听起来是不是像个真正的演员啦?还有一件事。

    时砚哥写信来,说他已经给我哥安排了永丰纱厂那边的工头职位。

    你知道我哥,他嘴上从来不说谢谢,但我知道他高兴坏了——他。

    ”黎婉芝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而那封信,那封来自上海、从街头的嘈杂与馄饨香气里飘来的信,也贴在她胸口最近的地方。

    再往前,是母亲轻声说出的那句:“你比我强多了。

    ”她的呼吸悄然放缓。

    她抬起头,目光如水波逐渐止息后的镜面,清亮、沉稳,语气柔和,却带着一丝未明的锋芒:“多谢藤原先生夸奖。

    ”她顿了顿,眼神不动声色地扫过桌面:“陈家确实没有太多男子管事,我父亲……更擅长喝酒、读诗,叔父堂哥们…另有所事。

    ”“如今这代人,守账本、打算盘的,只剩下我。

    ”藤原闻言,笑了:“原来如此。

    ”她接着道:“不过藤原先生既说‘局势多变’,那我也就不绕弯子。

    ”她翻开随身带来的文件册,抽出几张纸,摊在桌上,一字一句地道:“贵社三年前于北港吞并林记行,六个月内,林字号在市面上的认知度下降六成。

    ”“合作第一年,贵社设定出货比重为对方七三,次年改为四六,到第三年时只剩两成。

    贵社主导品牌包装、宣传语,更替口号,最后品牌虽留,实已易主。

    ”她将手中最后一页纸放下,平整地按住:“我们查阅贵社近年来所有‘合作案例’,发现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仍维持独立运营——贵社的合作,是将人请上牌桌,再慢慢收回筹码。

    ”她说完这些话,停顿了一下,看向对方的眼睛,语气不再客气:“陈家不能拿自己的百年字号做这样一场注定要输的赌局。

    ”藤原依旧微笑,却轻轻将她面前的文件往回拨了一下,语气轻柔得像在哄一只倔强的猫:“陈小姐,您说得在理。

    但商场如棋,成王败寇。

    如今大势已定,若陈家执意走另一条路,只怕连下注的机会也没有。

    ”“我们东和,并不一定要陈家。

    ”他顿了一顿,笑意不减:“是陈家,需要我们。

    ”这一句,字字缓慢,如同一枚枚精细打磨过的棋子,逐个落下棋盘。

    厅中一静。

    连那盏油灯的火苗,也仿佛收紧了一分。

    但陈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灯火渐明简介 >灯火渐明目录 > 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