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第一天
……难怪你叫狗娃呢……“婶,我叔在家吗,叫他过来这边吃吧。
”柳月娥看着俩糟心儿子都是一副喜不自胜的表情,点点头,使唤陈立行回去叫人拿饭。
小驴蛋也跟在哥哥后面回了家,再回来时抱了一包东西避开他妈鬼鬼祟祟进了卧室,陈立行端来家里做的蒸菜,陈三叔捧来一盆糁子粥,姜知年铲下饼子,翻炒收汁,大盘鸡贴饼子完美出锅,除了不是那么正宗没有别的毛病。
一顿饭众人吃得头也不抬,饭毕,陈立行摸着肚子感慨:“还是我年年姐做饭最好吃。
”接收到他妈的死亡视线,立马改口,“做肉,我是说做肉最好吃。
”“妈妈的菜菜也最好吃了~”小驴蛋这会又甜甜的,但话说的一点没错,姜知年和姜奶奶都猛点头,蒸菜沾着柳月娥的秘制蘸料,吃完肉来上这么一口,简直不要太可口。
柳月娥翻了个白眼,这一家子,油嘴滑舌,也不知道跟了谁。
陈三叔:蒸菜蘸肉汤,好吃!柳月娥最终还是没拗过小驴蛋,睡觉时姜知年才知道小驴蛋回家一趟带来了换洗衣服、玩具,还有他的阿贝贝——一条红色带花的枕巾,此刻正盖在肚脐眼上,大有一副常住不走的趋势。
第二天,姜知年听着钟声起了床,洗漱完磨了豆浆,烧开后配着昨晚剩的玉米饼吃了早餐,才起身去上工。
临走前给姜奶奶留了字条,告诉她豆浆温在锅里玉米饼放在橱柜里。
是的没错,姜奶奶会识字,虽然她现在的心智成熟度跟小驴蛋不相上下,却是个切切实实的文化人——昨晚姜奶奶在院里洗刷磨盘时,突然咏了首诗,“盘石轮囷隐涧幽,烟笼月照几经秋。
可怜琢作团团磨,终日随人转不休”。
姜知年和小驴蛋都惊呆了,姜知年没想到这么小众的诗姜奶奶都知道(反正她没听过),小驴蛋则是突然发现整个院子里只有他一个文盲……只不过再问姜奶奶释义时,她又恢复一贯的懵懂和小儿情态,姜知年背了几首诗词试探,果然她能接的上下句,字也会写,只是姿势生疏,写得有气无力的。
小驴蛋:更绝望了,小伙伴什么时候抛下他去上补习班了?姜知年慢悠悠走着,昨晚柳婶娘说让她在家里等着她来叫,结果今天起得早,她就准备直接去婶娘家了。
第一次上工,有点困,话说她是不是应该把早上锻炼的项目加上,感觉一天忙忙碌碌都没有空闲时间,算了,先试试农活强度再说,她又打了个哈欠。
快到陈三叔家时,姜知年看见柳婶娘匆匆出门,看见她的一瞬惊喜明显:“今天起得倒早,你爱花姐刚来家里拿了布走娘家去了,我还当你没醒正要去叫呢。
走,今天上工还是在南山的地,边走边说……”到地里的时候姜知年已经两眼发直,她不过多问一句“爱花姐的妯娌那么难相处吗”,就被柳月娥抓着吐槽一堆,最后还殷殷教导她是时候找对象了,一定要懂“买猪看圈”的道理。
姜知年:麻了,这是催婚还是反婚啊。
“哟,姜家女子也上工啊,还真是稀奇,这背后有人就是好,想上工就上工,不想上连人都不得见。
”这谁啊,阴阳怪气的。
柳月娥一听这话也不念叨了,眼睛一瞪就准备骂人:“张家的你这一早是想干嘛,没见你上工多积极还指挥上别人了。
”“那我可不敢,你们可是大队长家的,谁敢指挥你啊,不干活的人也分粮还不是大队长说了算的。
”“哦哟我还当你是比别人多吃两斤屎把自己当个人物,你是不服大队的管理吗,你咋不往公社告去,自己家连公分都挣不够年年倒搭钱还有脸说别人,先把你嘴上屎擦干吧。
”那大娘好像被戳中痛点,急得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