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以至于她一直觉得江松砚本就该讨好着自己。
际白从门口走进来,看到沈婉仪,吓了一跳。
小、小姐......
沈婉仪猛地抬头:你家姑爷去了何处
际白摇头:奴才不知。姑爷只让奴才先去城西宅院安置,说他随后便到。
沈婉仪眯起眼睛:你可知道你家姑爷与陆枝意是什么关系
际白面露惊讶:陆小姐奴才不知。
沈婉仪不信:你当真不知
江松砚怎会无缘无故与陆枝意一起北上
际白想了想,忽然想起什么:奴才只记得,去年花朝节,姑爷与小姐一同去陆府赴宴。
回来后,姑爷曾写过几封信,托小厮送出府。
奴才当时只以为是给姑爷的同窗好友。
沈婉仪脸色一变,猛地站起身,冲出院子。
雨仍在下,她不顾仆人的劝阻,冲进雨中,朝着城北方向追去。
际白望着沈婉仪的背影,轻声道:小姐,恐怕太晚了......
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缓缓前行。
车窗外,雨已停,朦胧的月光透过云层洒落下来。
我倚在车窗边,望着渐行渐远的京城,心中开始百感交集。
陆枝意坐在我对面,一直沉默着。
她比我想象中要年轻许多,但气质沉稳,眉宇间透着一股坚毅。
与沈婉仪的娇媚柔弱不同,陆枝意更像一柄出鞘的利剑,坚韧内敛。
江少爷不必担心,她忽然开口,声音清雅柔和,北境虽然苦寒,但时下已入春,不会太冷。
我点点头,轻声道:多谢陆小姐。
她微微一笑:我与江少爷已有两年书信往来,不必如此生疏。
我低头不语,心中涌起一丝无措。
确实,书信中我们早已是无话不谈的知己。
可如今面对面,却又回到了初次相识的生疏。
你可是后悔了
陆枝意问道。
我摇摇头:没有。
她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盒子:这是给你的。
我接过,打开一看,是一块温润的白玉,上面刻着一只彤云纹样的玉佩。
这是......
你曾在信中提到,喜欢彤云缭绕的样子。
陆枝意说,这块玉是我在北境时得到的,一直带在身边。
如今送给你,正合适。
我捧着玉佩,心中一暖。
她竟记得我信中的每一个细节。
我抬头望向陆枝意,发现她正专注地看着我,眼中满是柔情。
不同于沈婉仪的虚情假意,陆枝意的情感是实实在在的。
我小心翼翼地将玉佩挂在腰间,轻声道:多谢陆小姐。
她笑了笑:叫我枝意便好。
我面上一热,轻声道:陆小姐闺名,不敢僭越。
陆枝意似乎明白我的顾虑,没有勉强。
她拿出一卷线装书,递给我:路途遥远,你可以看看书消遣。
我接过书,发现是一本《苏轼诗选》。
正是我在信中提到喜欢的书。
翻开第一页,上面竟有陆枝意的批注,是对诗句的理解与感悟。
字迹熟悉,正是彤云居士的笔迹。
我不禁莞尔,心中的隔阂渐渐消融。
马车行驶了一整夜,天明时分,我们到达了一处小镇。
陆枝意带我去了镇上最好的客栈,要了两间上房。
你先休息,待用过早膳,我们再启程。
我点点头,跟着店小二进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