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时不过二十公里上下。
话归主线。
此次王承柱共带八人,化装成平民模样,乘马赶往十里坡镇。
这八人中,仅五人为新一团的老兵。
先前战事中,老兵喜子与小山受伤,加之二排长田水生需留守训练队伍,王承柱遂另选三名表现优异的新兵同行。
再算上王树根留在十里坡镇的两名老兵,总计十一人参与此次行动。
此次出行旨在招降十里坡镇的伪军,并非作战,故无需带过多人员,人数过多易引起注意,暴露意图。
反之,若该伪军无意倒戈,即便王承柱带上炮排全员,也难敌一个伪军连加一个日军小队。
……
十里坡镇。
这里长期盘踞着日伪军。
日本国土狭小,兵力有限,随着侵华战争的推进,占领的土地越来越多,这种劣势愈发凸显。
为了巩固占领区,日本人不得不借助汉奸势力,组建所谓的皇协军。
通常情况下,日本人只会派驻军队到较大城镇或重要关隘,至于下乡扫荡或清乡行动,则由驻地的守军执行。
驻扎于十里坡镇的这支伪军连队,隶属于皇协军第八混成旅第一团第一营第三连,与万家镇的骑兵营同属一个旅。
连部内。
连长徐海浪正在与副连长刘强商议一件大事。
徐海浪说道:“老刘,内部的叛徒名单是否已经核实完毕?”
日本人对中国人的信任仅限于利用,因此在每支皇协军内部都有他们的耳目,有些是特工,有些则是重金收买来的奸细。
所以,若想让一支皇协军顺利反水,首先要清除这些隐患。
刘强回答道:“已经彻底查清,包括潜伏在我们内部的鬼子探子,还有那些执意当汉奸的人,我们都掌握了底细。”
徐海浪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既然如此,我们就找个契机发动起义。这种里外不是人的日子,我早已受够!”
“确实如此,若非前任领导软弱无能,我们宁可拼命也不会选择这条路。”刘强附和道,随后又问,“不过连长,您考虑清楚起义后要投靠哪方了吗?”
……
------------
“归附哪方?”
徐海浪陷入深思,尽管他们已决意改换门庭,但究竟该投向何方,却尚未定夺。
毫无疑问,旧主是绝不可能选择了。
在此之前,他们原本便是那支军队的一员,在长官的指令下才无奈投降敌寇,早已对旧部丧失信任。
副连长刘强对此心知肚明。
虽已与八路军有所接触,但他仍不敢确信徐海浪的真实意图,于是小心翼翼地探问:“连长,不知您更倾向于晋绥军还是八路军?”
徐海浪沉默良久,才缓缓说道:“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