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脸颊,我就知道你能行。
同一天,周莉在社区反诈宣传会上第一次公开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台下坐着二十多位居民,大多是中老年人。开始前,她的手心全是汗,声音发抖;但讲着讲着,她看到有人点头,有人记录,还有人悄悄抹眼泪...
结束后,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拉住她的手,姑娘,谢谢你。我昨天刚收到个养老金补贴的电话,差点就信了...
周莉突然明白了自己这段经历的意义——它不再只是一场需要遗忘的噩梦,而成了能够帮助别人的警示。
秋天来临时,他们用追回的二十五万加上积蓄,在小区门口盘下了一家小超市。开业那天,亲朋好友都来捧场,妞妞兴奋地在货架间跑来跑去,自称小小收银员。
真想不到啊。陈志刚的父亲环顾着明亮的店面,拍拍儿子的肩,你小子当上老板了。
陈志刚笑着摇头,小本生意,比不得您当年开砖厂。
稳当。陈父意味深长地说,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这句话道破了他们开店的初衷——结束两地分居的日子。现在,陈志刚每天早上去批发市场进货,周莉负责看店和接送妞妞。下午放学后,妞妞在柜台边写作业,时不时帮妈妈算个账。
十二月初,妞妞五岁生日那天,周莉早早关了店,和陈志刚一起在小区活动室布置了个简单的派对。气球、蛋糕、几个要好的小朋友——一切都很普通,直到陈志刚突然换上西装,捧出一束玫瑰花。
这是...周莉愣住了。
补办我们的婚礼。陈志刚单膝跪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当年领证就吃了碗牛肉面,太委屈你了。
盒子里是一枚小小的钻戒,在活动室廉价的灯光下依然闪闪发亮。周莉这才注意到,屋里不知何时多了几位亲友,连她母亲都穿着喜庆的红色外套站在角落抹眼泪。
妈妈要哭啦!妞妞起哄道,小朋友们也跟着咯咯笑。
周莉又哭又笑地伸出手,让陈志刚为她戴上戒指。接着,他变魔术般地从身后拿出一个用安全绳编织的手环,轻轻套在她手腕上。
我亲手编的。他低声说,就像在工地上,它保护我不掉下去...以后,我们互相保护,好不好
周莉再也忍不住,扑进他怀里。亲友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妞妞突然大喊:爸爸亲妈妈!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派对结束后,两人手牵手走回家。夜色已深,小区里安静得能听见积雪压断树枝的脆响。周莉摩挲着手腕上的安全绳手环,突然说:志刚,我收到互助会李姐的消息,说又有个新受害者...想见我。
去吧。陈志刚不假思索地说,明天我来看店。
周莉感激地捏了捏他的手。这半年来,她已经见了六位诈骗受害者,有被杀猪盘骗走积蓄的退休教师,也有陷入刷单返利陷阱的大学生。每次见面回来,她都会心情低落一整天,但陈志刚从未劝她别管闲事。
对了,陈志刚突然想起什么,老张跟我说,工地新来了几个民工,差点被什么高薪招工的骗去缅甸。我打算下周给他们做个防诈培训...
周莉笑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将那段黑暗经历转化为照亮他人的光。
转过楼角,他们的小超市出现在视野中。招牌是陈志刚亲手做的,家园超市四个字下面画着一大一小两颗爱心,代表妞妞和他们。虽然店面不大,但货架整齐,窗明几净,是这条街上最温馨的存在。
我算过了,陈志刚掏出钥匙,照这个趋势,再有两年我们就能重新攒够首付。
周莉摇摇头,不急。现在这样...挺好的。
的确,四十平米的出租屋很小,超市利润微薄,生活远谈不上富裕。但每天早晨醒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