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周莉的脸色苍白得像纸,陈志刚知道她在害怕什么——那个林老师曾威胁说如果报警就会有严重后果。
没事的。他捏了捏她的手,这里很安全。
张建军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警官,板寸头,眼神锐利得像鹰。他请他们坐下,面前已经摆好了他们之前提交的所有材料。
我研究过你们的案子,张建军开门见山,这个诈骗团伙很专业,用的银行账户都是买来的,服务器架设在境外。但越是这样,越说明他们有组织。
周莉的肩膀微微放松了一些——至少对方没有像派出所那个年轻民警一样敷衍了事。
钱...还有可能追回来吗她小声问。
张建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出一张流程图,资金通常会被迅速拆分转移,但只要我们锁定其中一环,就可能顺藤摸瓜。他顿了顿,实话说,追回全部的可能性很小,但部分是有希望的。
陈志刚点点头,需要我们做什么
详细回忆整个过程,任何细节都不要漏。张建军翻开笔记本,尤其是对方透露过的任何个人信息,或者无意中说漏嘴的地名、时间点等。
接下来的两小时里,他们事无巨细地回忆了整个被骗过程。周莉说到一半突然停下来,等等...有一次,林老师说漏嘴提到了青山,说他们公司在青山大厦...
张建军立刻记下,青山大厦...这可能是条线索。
离开警局时,天色已晚。周莉突然拉住陈志刚的袖子,我想去见见王阿姨的儿子,就是那个律师。
王阿姨是周莉在受害者互助会上认识的,六十多岁,被骗走了老伴的丧葬费。她儿子王学民是本地一家律所的律师,专攻经济案件。
王学民比想象中年轻,戴着黑框眼镜,说话简洁有力。他仔细了他们带来的资料,时而皱眉时而点头。
这个案子有几个突破口,他推了推眼镜,一是资金流向,二是通讯记录,三是类似案件串并。警方资源有限,我们可以双管齐下。
费用怎么算陈志刚直截了当地问。现在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
风险代理。王学民笑了笑,追回款项后按比例收取。如果追不回,你们只需付基本材料费。
回家的路上,周莉异常沉默。直到快到家门口,她才突然开口:互助会里...有个大姐卖手工皂贴补家用,她说可以教我。
陈志刚转头看她。路灯下,周莉的侧脸线条柔和了许多,不再是前几天那种死灰般的绝望。
你喜欢做手工他问。
周莉轻轻点头,以前...从来没时间想这些。
那天晚上,陈志刚发现周莉在书房认真地写着什么。走近一看,是一份详细的事件经过记录,字迹工整得像小学生作业。
张警官不是说要多回忆细节吗她有些不好意思,我怕自己忘了什么...
陈志刚心头一热。他拉过椅子坐在她旁边,我们一起整理。
两人头碰头地梳理时间线,陈志刚惊讶地发现周莉的记忆力极好,连几个月前的对话细节都能回忆起来。而周莉则发现丈夫虽然读书不多,但逻辑性很强,能把零散的信息串联成清晰的链条。
你文笔真好。陈志刚由衷地赞叹一份周莉写的说明材料。
周莉脸红了,大学时在校报写过稿子...
他们熬到凌晨两点,完成了整整十二页的事件经过和二十多条可疑线索。看着这份成果,两人相视一笑——这是被骗以来,第一次在彼此眼中看到希望的光。
第二天一早,门铃响了。陈志刚开门,看到岳父岳母站在门外,脸色阴沉。
爸,妈...他侧身让他们进来。
张淑珍一进门就直奔女儿,莉莉,你怎么瘦成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