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胡哨的,考试成绩上不去有什么用。
周韵握紧了筷子:教育不只是考试分数。这种实地体验对孩子的认知发展很重要。
认知发展徐川嗤笑一声,萱萱才二年级,能认知什么我看就是变相收费。
你根本不了解现代教育理念。周韵声音微微发抖。
什么理念不理念的,最后不还是看分数徐川不耐烦地摆摆手,行了,钱我明天给你,你们爱怎么搞怎么搞。
晚饭后,周韵在书房准备公开课教案,徐振国给她的书摊开在桌上。徐川探头进来:还不睡
要准备公开课。
又是学校那些没用的活动徐川打了个哈欠,别熬太晚,电费又涨了。
周韵没有抬头,直到听见卧室关门的声音,她才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她拿起徐振国给她的书,轻轻抚摸书页。书中夹着一张便签:教育的目的不是填鸭,而是点燃好奇心。——徐
与徐川的对话让她更加理解了徐振国便签上的话。她翻开教案本,开始重新设计课堂活动,决心要让这节公开课展现出她最好的水平。
周三的公开课非常成功。周韵设计了一个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们穿越回鲁迅的童年时代,亲身体验百草园的自由与三味书屋的约束。课堂气氛活跃,连最害羞的学生也参与了角色扮演。
课后评议会上,教研员高度评价了这节课的创新性。徐振国全程坐在角落,脸上带着难以察觉的微笑。
当其他老师开始讨论时,他悄悄递给周韵一张纸条:今晚七点,学校旁边的咖啡馆,我想听听你对全市文学教育联盟的想法。
周韵攥着纸条,心跳如鼓。她知道这已经超出了普通同事交往的范畴,但内心深处,她渴望继续那种被理解、被欣赏的感觉。
下午放学后,她给徐川发了条信息:学校加班,晚点回来。然后对着卫生间的镜子整理了头发和衣领,涂了一层淡淡的唇膏。
六点五十分,她走进了那家名为墨香的咖啡馆,看见徐振国已经坐在角落的位置,面前放着两杯咖啡和一碟提拉米苏。
我猜你喜欢拿铁他站起身为她拉开椅子。
周韵点点头,惊讶于他的细心观察——她确实只喝拿铁。
今天的课非常成功。徐振国直视她的眼睛,你让我看到了语文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他们谈论教育、文学、学生的未来...周韵发现自己说了很多从未对徐川说过的话,关于她的教育理想,关于她对文学的热爱,甚至关于她对当前教育体制的困惑。
徐振国不仅认真倾听,还能精准地理解她的观点,并给予深入的回应。当周韵无意中提到喜欢某位冷门诗人时,他甚至立刻背出了那首诗。
天哪,已经九点了!周韵突然注意到时间,惊慌地拿起手机——有三个徐川的未接来电。
我耽误你太久了。徐振国歉意地说,我送你回去。
不用!周韵条件反射般拒绝,我...我自己打车就行。
走出咖啡馆,夜风拂过周韵发烫的脸颊。她回头看了一眼仍站在门口的徐振国,心中起了涟漪。
十月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城北中学的操场上,周韵站在队伍前,看着叽叽喳喳的学生们,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次秋游的文学主题活动是她和徐振国共同策划的,从诗词接龙到故事创作,每个环节都充满了巧思。
周老师!
徐振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周韵转身,看到他手里拿着一叠活动资料,最后的诗词朗诵环节,我觉得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这个主意太棒了!
周韵眼睛一亮,两人对视的瞬间,空气中仿佛有电流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