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只要这世上还有人敬畏情感,珍视记忆,她的忆织术就永远不会消亡。而那份对真实的信仰,也将在一次又一次的忆织中,如同微光般,代代相传。

    第10章

    玉暖尘光:未尽的弦歌

    夜,深了。新洛阳的霓虹褪去了白日的张扬,在沉寂的夜空中勾勒出迷离而疏离的轮廓。林瑶的忆织工坊内,灯光也调至最暗,只余下墙角那盏仿古宫灯,散发着一圈橘黄色的、带着温度的光晕。空气中,艾草的余香与淡淡的墨迹气息交织,营造出一种与外界的浮华截然不同的宁静。

    林瑶独自坐在梨花木长案后,指尖轻轻摩挲着一枚古朴的玉佩。这枚玉佩呈月牙形,玉质温润,色泽沉静,上面雕刻着细密的云纹,边缘处因常年佩戴而显得格外光滑。这是林家世代相传的信物,也是她母亲留给她最珍贵的遗物,据说,里面承载着林家数代忆织者的记忆片段和心血感悟。

    与往日不同的是,此刻的玉佩,正散发着一种奇异而柔和的光芒。这光芒并非来自玉佩本身,也不是任何高科技光源的照射,而是源于林瑶精心设计的一个微型装置——它如同一个精巧的记忆回响器,被巧妙地嵌入玉佩的背部凹槽中。

    林瑶闭上眼睛,将玉佩轻轻贴在眉心。瞬间,一股暖流从玉佩中缓缓渗出,伴随着一段若有似无的旋律,在她脑海中轻轻回荡。那是一段略带沙哑的女声哼唱,曲调婉转悠扬,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婉与哀愁。这是她母亲生前最喜欢的一段昆曲《游园惊梦》中的片段。

    这旋律,并非简单的录音回放。它是林瑶通过忆织术,从母亲遗留下来的日记、信件以及一些零散的生物信息素中,

    painstakingly(费尽心力地)重构出的,母亲哼唱这段曲子时最真实的情感状态——那种对美好过往的眷恋,对现实无奈的轻叹,以及深藏心底的一丝未了的遗憾。

    然后,林瑶用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这段原始情感记忆进行了再创作。她没有像龙鳞集团那样,对记忆进行净化或美化,而是保留了其中所有的真实瑕疵,甚至放大了一些被母亲刻意压抑的、更深层的情感波动。她又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以及对忆织术传承的感悟,巧妙地融入这段再创作的记忆中,使其变成了一种独特的、跨越时空的情感对话。

    此刻,从玉佩中散发出的光芒,便是这种再创作记忆的可视化呈现。它不像龙鳞集团灵虚回响那样冰冷而完美,而是带着一种混沌的、流动的、充满生命力的温度。光芒中,隐约能看到一些模糊的影像:母亲年轻时在戏台上的绰约风姿,灯下伏案研究忆织古籍的专注神情,以及在病榻上,拉着她的手,嘱咐她要坚守忆织者本心的温柔目光……

    这些影像,并不连贯,甚至有些破碎,但每一个片段都充满了真实的情感冲击力,让林瑶的眼眶微微湿润。她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记忆传承——它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制,更不是对历史的刻意美化,而是在理解和接纳真实过往的基础上,与逝去的情感建立深刻的连接,并从中汲取力量,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这枚被赋予了特殊光芒的玉佩,就像一个微缩的宇宙,承载着林家数代人的情感、智慧与挣扎。它在提醒着林瑶,忆织术的真谛,不在于追求技术的完美,而在于守护人性的温度与记忆的真实。

    她缓缓睁开眼,凝视着掌心那枚散发着暖光的玉佩。风波过后,虽然忆织术赢得了一些人的尊重,但整个社会对科技的迷信,对完美与效率的盲从,依然根深蒂固。龙鳞集团虽然元气大伤,但新的科技巨头随时可能崛起,以更隐蔽、更巧妙的方式,继续试图编码和掌控人类的记忆与情感。

    林瑶知道,她的战斗远未结束。她所守护的,不仅仅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更是一种关乎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价值选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牌位上的幽光简介 >牌位上的幽光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