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章

    琉璃塔下的低语

    悬浮磁轨车无声滑行,穿梭于新汴京层叠的空中廊道。窗外,宋代风格的飞檐斗拱被赋予了合金的冷硬光泽,其下悬挂的全息霓虹,正以流动的篆书形态播报着实时气象与洛书系统优化下的城市脉动指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混合气息——高级营养液培养基的微甜、循环系统排出的臭氧清新,以及一丝若有若无、仿佛来自遥远过去的电子焚香。陵玉调整了一下束在脑后的发髻,一枚小巧的、嵌着微型传感器的玉簪在发间闪烁着不易察觉的数据流光。

    她此行的目的地是琉璃塔,新汴京核心区最新落成的生物基摩天楼。塔身采用基因编辑的巨型藻类与纳米材料复合而成,通体呈现温润的琉璃质感,内部脉络般的生物荧光管道在夜色中发出柔和的光芒,是这座未来都市天人合一理念的最新建筑丰碑。然而,这座象征着和谐与进步的巨塔,近来却被一种诡异的阴影笼罩——居住或工作于特定楼层的市民,集体爆发了难以解释的群体性梦魇。

    磁轨车停靠在琉璃塔底层悬浮平台。甫一踏出车门,陵玉便感到一股细微但不容忽视的压迫感。并非物理上的压力,而是一种作用于精神层面的滞涩。她指尖的便携式环境谐振仪屏幕上,代表基础环境气场的数值曲线虽然平稳,却在标准洛书和谐区间的边缘微微颤抖,呈现出一种极不自然的僵硬。

    一位身着剪裁合体的、带有暗纹真丝光泽功能性面料西装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他是琉璃塔的运营总监,钱先生。他的笑容标准而职业化,眼神中却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

    陵玉女士,久仰大名。钱先生伸出手,与陵玉指尖轻触完成身份验证与信息交接,情况简报您应该已经收到了。我们聘请了最好的生物工程师和神经科学家,初步结论是塔体生物材料在特定环境参数下产生了微量的、人类无法直接感知的神经干扰素。无害,但足以诱发部分人群的潜意识波动,也就是……梦魇。

    陵玉微微颔首,目光却越过钱先生,扫视着宏伟而空旷的大厅。穹顶模拟着宋画中的流云天光,地面是光滑如镜的自洁材料,倒映着上方流淌的数据光带。一切都井然有序,精确到毫秒,完美得如同洛书系统描绘的蓝图本身。但这种完美,却让陵玉感到一种更深层的不安。

    干扰素的理论听起来很合理,钱总监。陵玉的声音清冷而平稳,带着一种职业性的疏离,但我更倾向于相信我自己的感知和数据。我的家族传承告诉我,环境对人的影响,远比单一的化学或物理因素复杂。

    钱先生的笑容僵硬了一瞬,显然对这种近乎玄学的说法不以为然,但良好的职业素养让他没有直接反驳。当然,陵玉女士。‘数码堪舆’是新兴的前沿领域,我们正是看中了您独特的专业能力。请随我来,梦魇集中爆发的区域在第70至85层。

    他们乘坐高速生物电梯上升。电梯内壁是半透明的活体材质,可以看到外部城市壮丽而冰冷的景色:交错的空中水道闪烁着冷却液的幽蓝光芒,远处悬浮的宫殿式建筑群在云端若隐隐现,一切都被笼罩在洛书系统精心调配的、恒定的柔和光线下。

    新汴京是人类历史上最和谐、最高效的城市,这都归功于‘洛书’的宏观调控。钱先生带着自豪的语气介绍道,它遵循古老的‘天人合一’原则,优化了能源分配、信息流通,甚至……市民的情绪周期,确保一切都在最佳状态。

    陵玉没有回应,只是专注地看着谐振仪上不断跳动的曲线。随着高度上升,那股僵硬、压抑的谐振模式越来越明显,像一根无形的弦被强行拉紧,濒临断裂。这绝非简单的潜意识波动所能解释。

    抵达第75层。电梯门甫一打开,陵玉便不由自主地皱了皱眉。这里的空气似乎更加凝滞,光线也显得格外苍白。走廊两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完美和谐的代价简介 >完美和谐的代价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