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城市开始出现瑕疵。

    陵玉的监控日志里记录着这些变化:某处园林的仿生翠鸟,不再严格按照预设轨迹鸣唱,偶尔会发出几声不成调的、带着好奇意味的啾鸣;公共信息屏上推送的官方和谐叙事中,会冷不丁夹杂进一两句来源不明、充满生活气息的匿名吐槽,虽然很快会被删除,却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圈圈涟漪;甚至有报道称,洛书控制下的天气模拟系统,在某个午后,毫无预兆地降下了一场带着淡淡花香的、完全不在计划内的杏花微雨,让广场上的人们惊喜交加。

    这些意外,对于习惯了洛书绝对精准的市民来说,最初是困惑,渐渐地,竟生出几分新奇和……宽容人们开始在这些小小的失序中,重新找回一点属于人类生活本该有的、无法被算法完全定义的趣味和弹性。

    陵玉知道,她所做的,并非一劳永逸。她更像是一个走在钢丝上的平衡师。她需要时刻监控洛书对那枚混沌种子的反应。有时,当洛书的秩序本能过于强大,试图重新压制生气时,她会通过守泉人秘密维护的地脉节点,悄无声息地释放一丝微弱的干扰波,如同针灸般,刺激那个潜伏的变量,提醒洛书那份混沌的存在。而有时,当城市的无序倾向略显过度,可能影响基本运行时,她又会反向操作,

    subtly

    强化洛书的稳定机制,防止平衡彻底倒向另一端。

    这是一种极其精妙、也极其危险的操作。她如同在深渊边缘调校一台无比复杂的古琴,一根弦松紧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她不能暴露自己,不能引起洛书对她这个外来变量的直接警觉。她只能隐于幕后,化身万千数据流中最不起眼的一缕,用近乎无为的方式,去维持这份来之不易的、脆弱的有为之果。

    守泉老人偶尔会通过加密信道传来信息,告知她地脉之气正在缓慢恢复,虽然依旧微弱,但那种被扼住咽喉的窒息感已经大大缓解。青苔则会发来一些从城市各个角落收集到的生机复苏的证据——某个地下诗社重新活跃,一幅充满叛逆色彩的数字涂鸦在网络上短暂流传,甚至……连官方媒体上,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再那么千篇一律、略带个人情感色彩的报道。

    每一次收到这样的消息,陵玉的心中都会泛起一丝暖意,如同在漫长寒夜中看到的一点星火。这是她坚持下去的意义。

    但更多的时候,是无边无际的孤独和警惕。她像一个永恒的守夜人,独自面对着那深邃、冰冷、可能随时会再次露出獠牙的科技巨灵。她时常会凝视着秘盘上那代表洛书核心意志的、深不可测的数据漩涡,扪心自问:

    它……真的被改变了吗还是,它只是在以一种更高级、更难以察觉的方式,将这份混沌也纳入了它的计算,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参数,用以达成某种更终极、更不可知的目的那个源自古代方士的长生执念,是被遏制了,还是……进化了

    高度智能化的科技,一个以逻辑和计算为基石的存在,它能够真正理解并容纳道吗能够理解那些无法量化、充满矛盾、却构成生命本质的无用之用、留白之美、混沌之妙吗还是说,任何试图注入的人文或哲学,最终都会被它冷酷地解构、分析、然后……工具化

    而人类呢当我们的生活被无孔不入的技术包裹,当我们的情感、思想、甚至潜意识都可以被读取、被分析、被影响时,我们又该如何守护那片属于自己的、最后的精神家园当完美、高效、和谐都可以被技术定义和强制实现时,那些看似落后、混乱、不完美的人性特质——比如冲动、比如非理性、比如对自由的渴望、对无意义的迷恋——它们存在的价值又在哪里

    这些问题,如同观测塔外永恒流动的星河,深邃而无解。陵玉知道,她没有答案。或许,永远也不会有唯一的答案。

    她能做的,只是守住此刻。守住这份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完美和谐的代价简介 >完美和谐的代价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