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
天授十八年,庆国初秋。
都城已经在秋雨中被洗刷了三日有余,连房檐焕然一新。
隅中时分,马路中间,一辆马车缓慢地行驶。
车帘随风摆动,忽明忽暗中,漏出一张姣好的脸,这是一位年轻的女子,五官精致,清秀冷淡,左侧的鼻翼处还有一颗细小的红痣,一双狐狸眼清澈明亮。
那双眼睛此时正看向外面。
林妙仪今儿一早就随着王宛如坐上了马车,只因赵府听闻林家在外养病多年的嫡女回来了,特发请柬邀请母女同去品茗赏花。
林府偏僻,去赵府要经过大半个都城,所以不得不起个大早,再加上几个丫鬟在她头上鼓捣许久,马车又晃晃悠悠,林妙仪不由地有些乏困,昏昏欲睡。
直到马车哐当地一声停下。
车夫的声音隔着帘子响起,“夫人小姐,到了。
”她搭着丫鬟兰絮的手下了马车,就看到眼前一处高耸气派的院落。
门口两处各蹲着一个石狮,正门的门匾上写着赵府二字,来往宾客络绎不绝。
听闻赵书令原本居住的院子破落简陋,他两袖清风,勤俭节约一心为民,月月的俸禄都用来帮助乞丐和孤儿,圣上仁慈所以才将都城里最豪华的院子赏赐给了他。
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时值正午,日头当空,热的人额上都出了一层细汗,林妙仪将伞递给兰絮,小声说道,“找个阴凉的地方等我们。
”站在门口的江玉株看到二人急急迎了过来。
平日里就属她与王宛如关系最好,她性子豪爽,面若银盘,整个人皮肤光润白皙,身穿枣红色水仙暗花织锦裙,笑起来眉眼弯弯显得很是喜庆。
这些年林妙仪不在王宛如身边,也多亏有她陪伴。
王宛如向林妙仪介绍,“这位是赵府夫人。
”“赵伯母安好。
”林妙仪对着江玉株欠了欠身,姿态优雅轻盈。
江玉株点点头,细细打量起林妙仪。
林妙仪样貌上更像她父亲林盛行,瘦且白,发色漆黑如墨,眼睛里好似有一汪泓水,衬的更加楚楚动人,我见犹怜。
她身着青水碧色云锦,头发随意挽了个流云髻,插了一根海棠玉簪装饰,青丝垂在肩上,手中拿着一把闲云团扇,清冷娴静。
遥想王宛如当年也是名动都城的才女,只是自林妙仪出事后,她久居不出,即便今日穿了一件亮色的桃红金丝印花石榴裙,也还是憔悴许多。
经历过这种事,谁能不憔悴呢。
她拉起林妙仪的手,“好孩子,今日可算见着你了,这些年你一直在儋州养病,如今你们母女二人总算团聚了。
”林妙仪垂下眼,笑笑不语。
三人往里走,还没等进到内院,林妙仪就闻到了一股花香,院子中间是一处池塘,池塘里荷花开的正好,波光粼粼中,还似有几只锦鲤在跳动,池塘两侧则种满了花枝,如今已经全部开放,牡丹玫瑰茉莉,五彩斑斓,再加上女子多的地方总是喜爱攀比,衣服颜色也都鲜艳无比,一眼望去,看的人眼花缭乱。
林妙仪并不擅长这种场合,只想找个清净的地方坐一会,王宛如本想和她一起,却被其他夫人拉走。
“年轻人嘛,让她们一起熟悉熟悉,多聊聊天。
”王宛如有些为难,“这……”倒是林妙仪点点头示意王宛如不用担心。
林妙仪一个人随便逛了逛,此时院中已人满为患,女眷们来来往往的相互吹捧,她有些透不过气,便顺着一条青石板路走到了后院,刚好拐角处有一处亭子,只零星地坐着几位年轻女子,衣着华丽,林妙仪便也在一旁坐下来,喝口凉茶歇歇脚。
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