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但当各自的路越走越远时,分开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我拿起手机,给苏晓曼发了一条消息,告诉她我和程亦川谈好了分居的事情。

    她很快回复:你做出了勇敢的决定。记住,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来都不是自私,而是真实。

    看着她的回复,我感到一丝安慰和力量。

    是的,这是一次勇敢的选择,是我迈向真正自由的第一步。

    无论前路如何,我都不会再回头。

    8

    创作之魂

    分居一周后,苏晓曼邀请我去她的工作室见面。

    她在城郊租了一个小阁楼,改造成了自己的创作空间。阁楼不大,但采光极好,一整面墙都是落地窗,可以俯瞰远处的山景。墙上挂着她收集的各种手工艺品和照片,角落里堆满了书籍和手稿。

    这是我的秘密基地,她微笑着给我倒了杯茶,除了你,还没有人来过这里。

    这个小小的告白让我感到一种特别的亲近感。我环顾四周,这个空间充满了苏晓曼的个人风格——随性却不凌乱,简约而有质感。

    你的新写得怎么样了她问道,在我对面的藤椅上坐下。

    自从从云南回来,我一直在构思一部关于一个女孩寻找自我的长篇。这个故事部分基于我自己的经历,但我赋予了它更多的想象和思考。

    还在起步阶段,我说,我想写一个关于自由与责任、个人成长与社会压力之间关系的故事。

    苏晓曼的眼睛亮了起来:听起来很有深度。我相信以你的才华,一定能写出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她的信任总是如此毫无保留,这让我既感动又有些压力。

    说实话,我有些担心,我坦白道,担心自己无法驾驭这么复杂的主题。

    那很正常,苏晓曼理解地点点头,每一位认真的作家都会质疑自己。但正是这种质疑,促使我们不断探索和成长。

    她站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笔记本递给我:我想给你看一些东西。

    那是她的读书笔记和创作心得。翻开第一页,我看到了她对我的《玻璃罩》的详细分析——她不仅捕捉到了我想表达的核心情感,还提出了一些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深层含义。

    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敏锐的读者,我由衷地说,你似乎能看透每一个字背后的情感。

    苏晓曼笑了笑:因为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虽然我没有社交障碍,但我也常常感到与世界格格不入。只是我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来面对这种疏离感。

    这是她第一次向我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好奇地看着她,等待她继续说下去。

    我从小就被期望成为一个合格的女孩,她轻声说,懂事、听话、不惹麻烦。我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他们希望我走一条传统的精英道路——好大学,好工作,好婚姻。

    但我内心深处向往的是自由创作的生活。我想写作,想旅行,想体验不同的生活。这种渴望与家庭的期望形成了巨大的冲突。

    她的故事让我感到一种强烈的共鸣。虽然我们的起点不同,但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声音,都在与既定的期望抗争。

    那你是怎么解决这个冲突的我问道。

    苏晓曼微微一笑:我妥协了一部分,也坚持了一部分。我选择了中文系,这算是对父母的一种妥协;但我坚持写作和旅行,这是对自己的忠诚。

    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不同的角色之间切换——在家人面前,我是那个听话的女儿;在朋友面前,我是那个热情开朗的伙伴;只有在自己的创作中,我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种分裂感我再熟悉不过了——只是对我来说,这种分裂更多是被迫的,而不是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跨越恐惧的桥梁简介 >跨越恐惧的桥梁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