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许多同学和老师都对我刮目相看。

    然而,我依然无法适应公众的目光。当有人想要与我讨论作品时,我总是局促不安,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就在这个时候,我遇见了程亦川。

    2

    灵魂导师

    程亦川是中文系新来的青年教师,刚刚从美国留学归来,教授现代文学创作课程。

    第一次上他的课,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这是我惯常的位置——足够隐蔽,又能清楚地听到老师讲课。

    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深色西裤,说话时声音温和而有节奏感,像一首缓缓流淌的小溪。与其他老师不同,他从不点名提问,而是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文学创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他说,它是灵魂的自由表达。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我希望能在这个教室里听到你们真实的声音。

    这番话让我心头一震。我从未想过,在学校这样强调规则和标准的地方,竟会有人如此看重个体的独特性。

    那节课后,我默默地收拾好书本,想要像往常一样悄无声息地离开。

    林若溪同学,能耽误你一点时间吗

    我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地看向讲台。程亦川朝我微笑着,手里拿着一份打印纸。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我看了你发表在校刊上的,他说,非常精彩。

    我低着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夸奖总是让我感到不自在。

    我特别喜欢你描写那个老人养鸟的场景,他继续说道,似乎并不介意我的沉默,那种孤独感和对生命的眷恋,你捕捉得很精准。

    我抬起头,惊讶地发现他的眼神里没有我熟悉的那种怜悯或审视,只有纯粹的欣赏和理解。

    谢谢。我小声说道,这是我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从那天起,程亦川成了我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会给我推荐各种书籍,有时也会把我的作品拿来课堂上讨论(当然,是在征得我同意并且隐去我名字的情况下)。

    在他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更多样的创作题材和风格。我写过城市中的孤独游魂,写过乡村的朴素生活,甚至尝试了科幻和魔幻元素。每一次尝试,程亦川都给予我真诚的反馈和建议。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问他:您为什么要这样帮助我

    他思考了一下,说:因为我看到了你的才华和潜力。当一个人拥有这样的天赋,却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充分展现时,那是世界的损失。我只是希望,能帮你搭建一座桥梁,让更多人看到你文字背后的那个灵魂。

    那一刻,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被理解和被看见。

    大三那年,程亦川鼓励我参加了一个重要的文学比赛。我的作品《边缘人》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为我赢得了奖学金和出版机会。

    颁奖典礼上,我紧张得几乎站不稳。是程亦川陪在我身边,轻声安慰我:深呼吸,你做得很好。如果感到不舒服,随时可以离开。

    他的话像一根救命稻草,让我在人群的汪洋中找到了支撑点。

    颁奖结束后,程亦川开车送我回学校。车里放着轻柔的钢琴曲,我们谁都没说话,但那种沉默并不令人不安。

    就在那天晚上,程亦川的父亲来学校找他。

    我正巧经过办公室,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程亦川对面,神情严肃。

    你都三十岁了,什么时候能安定下来老人的声音透过半开的门传出来。

    程亦川无奈地笑了笑:爸,我们不是说好了吗,这事不急。

    不急我这把老骨头能等多久

    我不想偷听他们的谈话,正准备离开,却听见老人提到了我的名字。

    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跨越恐惧的桥梁简介 >跨越恐惧的桥梁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