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郑兰心也开始接受心理咨询,学习如何更健康地与儿子相处,不再过度保护和控制他。
工作中,她变得沉默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咄咄逼人。她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偶尔还会向同事请教问题,态度谦逊得让人难以将她与之前那个盛气凌人的女人联系起来。
我和她的关系虽然说不上亲密,但至少恢复了正常的同事互动。
有一天午休时,她突然问我:你觉得小明还有机会上大学吗
我想了想:为什么不呢现在很多高校都有针对特殊学生的辅助项目。关键是他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他最近开始对历史感兴趣了,郑兰心的眼中闪烁着希望,尤其是唐代的诗歌。
我笑了:如果他需要一些入门级的资料,我可以推荐几本简单易懂的书。
那太好了,郑兰心感激地说,我相信他会喜欢的。
这次,她的请求那么自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周末,我整理了几本适合初学者的唐诗赏析书籍,让宇航带给小明。
得知这件事,外公笑着说:看来你的弱势反击策略非常成功啊。
我疑惑地看着他:您是指
你用我这个老年人和宇航那个未成年人,对抗郑兰心利用儿子自闭症获取同情的策略。外公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表面上看,我们才是更弱势的一方——一个七十六岁的老人和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比起有自闭症儿子的单亲妈妈,在社会同情度上可能还略胜一筹。
我不禁笑出声:外公,您太厉害了。我完全没想到这一层。
人与人的博弈,归根结底是智慧的较量。外公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看似弱势的身份,反而能成为最强大的武器。关键是你如何运用它。
我点点头:郑兰心之前就是这么做的,利用自己作为弱者的身份来要挟他人。
没错,外公说,但她没想到,这把双刃剑最终伤到了自己。
10
半年后,研究所举办了一场面向社会公众的唐代文化讲座。
让所有人惊讶的是,郑小明成了讲座的特邀嘉宾——他将分享自己作为自闭症患者如何通过唐诗打开与世界沟通的大门。
郑兰心邀请我参加这场讲座,我欣然答应了。
讲座当天,小明穿着整洁的西装,站在讲台上。虽然他的语调仍有些生硬,眼神也不太能与观众对视,但他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唐诗就像一座桥梁,他说,通过这座桥,我可以理解别人的情感,也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台下掌声雷动,郑兰心的眼中噙满泪水。
讲座结束后,郑兰心拉着我的手:谢谢你,如果不是那天你堂弟对小明的友善,也许我们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我微笑道:其实应该感谢小明自己,是他主动迈出了那一步。
还有你外公,郑兰心诚恳地说,他的警醒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虽然当时我很生气,但现在想来,那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看着郑兰心和小明在人群中接受祝贺,我想起了外公说过的话:人与人的博弈,归根结底是智慧的较量。
在这场看似充满对抗的较量中,真正的胜利不是谁制服了谁,而是每个人都从中获得了成长。
郑兰心学会了如何更健康地帮助儿子;小明找到了表达自我的途径;而我,则明白了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式并非只有硬碰硬的对抗。
在回家的路上,我给外公打了电话,简短地汇报了讲座的情况。
外公在电话那头笑着说:看来这件事的结局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得多。
是啊,我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空,有时候,看似针锋相对的局面,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