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个生态系统,让客户更难离开。
激烈讨论后,董事会同意了我的提案,并授权我全权负责这个项目,代号星辰计划。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马不停蹄地与各家合作伙伴洽谈,构建联盟生态。同时,我开始尝试接触蓝天的技术人员,希望核实智星是否存在技术抄袭的问题。
终于,在一次行业酒会上,我遇到了蓝天的首席技术官李铭。几杯酒下肚,他变得健谈起来。
说实话,智星根本不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李铭压低声音,是张总从不知哪弄来的技术,强行推动上市。很多核心模块我们的工程师都看不懂,只能硬着头皮用...
我顺势问:技术来源真的合法吗
李铭苦笑:谁知道呢张总最近很反常,做事冒进,根本不顾技术团队的反对。我们很多人都在考虑离职...
回到公司,我立即将这些信息告诉林岩,并建议我们派人深入调查智星的技术来源。
如果能证明他们抄袭了我们的技术,我们就能彻底打垮蓝天。我说。
林岩同意了我的建议,但提醒我要谨慎行事:这次我们要确保证据确凿,不给张总任何反击的机会。
与此同时,星辰计划正式启动。我们举办了盛大的发布会,宣布与五家软件公司组成联盟,提供全套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发布会大获成功,媒体报道热烈,多家大型企业表示有意合作。蓝天的价格优势开始被我们的整体解决方案所抵消。
就在一切向好的时候,我收到小莉的紧急消息:晓晓,张总发现有人在调查智星的技术来源,他慌了,正在销毁证据!
机不可失。我立即联系林岩,建议立即行动:我们必须在张总销毁所有证据前找到确凿证据。
林岩当机立断:好,我来安排法务团队,你负责收集所有可能的证据。
接下来的24小时,我几乎没有合眼,协调各方资源,收集每一条可能的线索。终于,在小莉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决定性证据——张总指使黑客入侵星辰系统的邮件记录,以及智星核心代码与AIBA早期版本的高度相似性分析报告。
证据在手,我们决定公开对决。在一个重要的行业论坛上,林岩代表星辰公开指控蓝天窃取技术,并当场展示了详实的证据。
现场一片哗然,所有目光都转向了张总。
13
真相大白
行业论坛现场,张总面对铁证如山的指控,脸色从愤怒到苍白,最终沉默不语。媒体记者争先恐后地拍照,闪光灯此起彼伏,照亮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蓝天的其他高管坐立不安,有人试图为张总辩解,但面对星辰提供的详实证据,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林岩掌控全局,语气沉稳:我们并非针对蓝天公司整体,而是对个别领导人罔顾商业道德的行为表示严正抗议。星辰愿意与尊重知识产权、恪守商业道德的企业良性竞争,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会后,张总匆匆离场,拒绝任何采访。而我则被媒体团团围住,此刻,我已是这场商业风暴的核心人物。
李总监,您是如何发现蓝天窃取技术的一位记者问道。
我微笑回应:商业间谍活动往往会留下痕迹。当我们发现智星系统的某些特性与我们早期版本高度相似时,技术团队进行了深入调查,最终找到了入侵证据。
据说您曾是蓝天的员工,是因为个人恩怨才揭发他们的吗另一位记者尖锐提问。
我保持冷静:这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原则问题。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任何侵犯行为都应当被制止。我们的行动是为了保护星辰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整个行业的负责。
媒体的报道迅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