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
再也不见。
”宋昭明笑嘻嘻地说:“老师此去京城管国子监事务,日后桃林盈门,往来皆是天下杰出学子,可不要忘了我们才是。
”“你这滑头。
日后你还当勤耕不辍,学业上不可懈怠,后年便轮到你下场,万不可懈怠。
”“是,学生谨遵师傅教诲。
”“还有昭清,”严忠恕转头对宋昭清嘱咐,“你我一向是不担心的,只要不再出上次那样的事,会试定然不愁。
”宋昭清讪笑,“师父怎么还提那件事,那就是误会。
”“哼,我还不知道你。
”严忠恕转身叫小厮拿了几本书递给两人,“这些书我也带不走,便赠与你们,闲时拿出来看看。
”二人接了书,躬身道谢。
离开前,严忠恕又将宋昭清喊住细细嘱咐了一番,“此次上京我先你一步,会试的事项不能好好说与你听,凡事多问问你三叔。
”“是,学生清楚的。
”“会试之后还有殿试,这两试更侧重策问,尤其是殿试直面圣颜,更能看出一个人是不是稳重可靠。
策问是你的强项,但不可以为就这样就万无一失了,我留了些题目给你,你每日一答,等到了京城我可是要考较你的。
”“老师之心,学生无以为报。
”宋昭清又郑重向严忠恕道了声谢。
严忠恕拍了拍肩,这才放宋昭清回去。
对宋昭清这学生他是既省心又担心。
省心是在学习上宋昭清几乎不要他操什么心;担心是宋昭清年幼失怙,刚回宋府时还不适应闹过一阵子,如今年纪大了反而越发沉默。
他也是心疼这孩子才在当时街坊传言这孩子顽皮厌学时将其收入门下,想着若能磨磨她性子也是做了一桩善事。
只是严忠恕看着宋昭清的背影,总担心是不是自己前几年磨太过了,养成了宋昭清这副性子。
宋昭清自是不清楚老师背后这份担忧,她还在想入京的事情。
既然入京是在所难免了,那她近期便要将所有事情都安排好。
一些日常所需的用物都有长平长顺收拾。
——因着要上京,宋昭清身边没几个可用的随从,她也不要侍婢,祖父便将长平指给她,长平稳重,正好与长顺搭个伴。
兄弟俩作伴一起上京,收拾东西也很开心。
剩下便是一些重要的书本和贴身的衣物。
宋昭清手中握着月事带,脸红的像要滴血。
她是前几日晨起时发现自己来月事的,幸好早有准备,才避免了穿帮。
没人教她,她只能自己摸索着学习,日后她还要更小心些才行。
宋昭清也想找一找有没有能一劳永逸的办法,只是她一个“少年郎”,也不好光明正大的出去打听,宋昭清下定决心,等到了京城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多去探探消息。
若是没有,宋昭清摸了摸小腹,找个能缓解疼痛的法子也好,这月事一来怪折腾人的,很耽误她行事。
宋昭清将东西归置好,再取出些这些年攒下来的私房钱,各分了几小份给在自己身边的伺候的下人们,连长平都有一份。
长顺不解:“大少爷,咱们又不是不回来了,您急着散钱干嘛?”长平恨铁不成钢地拍了拍弟弟,“说什么呢?咱们大少爷是要高中留在京城做官的,往后自然是难得回来了。
”“都收下吧,就当讨个好彩头,往后我这儿还要靠大家多费心照料呢。
”宋昭清笑着让他们收下。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大少爷哪里的话,我们是您的人,照顾东小院自然是要尽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