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择校风波
我叫林然,今年三十五岁,是市重点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在别人眼里,我的工作体面稳定,能在这样一所声名显赫的学校教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我的丈夫陈楠是公务员,儿子陈睿也已经六岁,正准备迈入小学校门。生活似乎按部就班,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直到儿子上学这件事,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滔天巨浪,将我卷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漩涡。
陈睿的户口问题,成了我们绕不开的死结。我们家虽然住得离学校不远,但户口划片却属于另一所普通小学。按理说,作为学校的在职教师,我的孩子应该有优先入学的权利,这是惯例。可偏偏今年,学校招生政策忽然收紧,明面上说是为了公平,严格按户籍划片入学。我无数次地向学校申请,向教育局提交材料,得到的回复总是冰冷而官方:政策如此,请谅解。
谅解我怎么谅解眼看着九月一日的脚步越来越近,别的孩子早就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而我的儿子,却可能要去一所教学质量远不如我任教学校的普通小学。作为一名老师,我太清楚优质教育资源意味着什么,更清楚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残酷。每天晚上,看着陈睿天真无邪的脸庞,听他问妈妈,我什么时候能像小明一样去你的学校上学呀,我的心就揪成一团。
我焦躁不安,夜不能寐。陈楠相对冷静,他认为凭陈睿的聪明,在哪里都能学好,更何况,他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希望儿子能通过考试或者未来的努力进入更好的中学。他是个正直的人,总说要靠实力,靠正规渠道。我知道他说的对,但这套说辞在现实面前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实力在这个讲究关系的社会里,有时候实力是最后一道防线,甚至根本没有防线的机会。
林然,你别太焦虑了。陈楠总这样劝我,大不了就去划片的那所学校,也没什么不好。
没什么不好我几乎要对他吼出来,陈楠,你知不知道,那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环境根本不能跟我们学校比!陈睿将来要面对的是升学、考试,每一步都竞争激烈,你让我眼睁睁看着他比别人少一份资源,少一个机会吗!
争吵成了家常便饭。陈楠觉得我太功利,我嫌他太理想化。我们的对话总是围绕着原则和现实打转,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依然坚持他的正道,而我的心,却在巨大的压力下开始动摇。我环顾四周,同事们有的孩子顺利入学,有的则像我一样焦头烂额,但那些顺利入学的,似乎总有些不为人知的门道。
我开始留意那些细枝末节,那些不经意的谈话。学校里弥漫着一股紧张又微妙的气氛,每个家长都在为孩子奔走,各种小道消息四处流传。有人说某个领导打了招呼,有人说给学校捐了款,还有人,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不说话。
绝望把我推到了边缘。我感觉被困住了,被逼到了墙角。真的没有别的办法吗这个系统感觉就像一堵铁墙,通过传统手段是无法通过的。我儿子的未来感觉就像一个挂在够不着的奖品,除非......除非我找到了正确的钥匙。这个想法令人不安,我耳边有黑暗的低语,但对失败的恐惧,让我的儿子失望的恐惧,是更响亮的咆哮声。我知道,带着令人不寒而栗的确信,我有能力做我从未想过会做的事情,如果这意味着确保他的位置。问题是,到底需要什么我愿意走多远这条未知的道路,笼罩在谣言和暗示中,感觉非常近。
第二章:门路之下
那种无力感像潮水一样将我淹没。在一次办公室休息时,我无意中向一位平时关系不错的同事流露了我的困境。她听完,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看了我一眼。
林然,你啊,还是太老实了。她压低声音说,这种事,光靠等、靠申请是没用的。
我心里一动,追问:那要怎么办你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