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墨韵杀机

    渝江市美术馆的穹顶如同一只倒扣的青铜鼎,六十四块菱形玻璃拼接成的天窗将正午阳光割裂成锋利的几何图形。林深的指尖在防弹玻璃上留下雾状指纹,就像三年前父亲实验室爆炸那晚,他在ICU玻璃上留下的痕迹。便携式显微镜的冷光刺入甲辰年仲秋的题跋,那些正在氧化的墨色颗粒,让他想起父亲最后一份尸检报告上,被鲜血浸染的癌细胞显微照片。

    红细胞氧化层厚度3.2微米,血红蛋白降解率47%。他的指尖悬停在玻璃表面0.3毫米处,死亡时间应该在凌晨三点至四点之间,但监控显示傅成海两点进入修复室后就再未离开。

    陈铎蹲在五米外的尸体旁,紫外线手电扫过真丝西装下摆。三棱形光斑在宝蓝色面料上跳跃,突然定格在右侧口袋边缘:装裱刀握柄提取到完整指纹,但你们看这个——他举起镊子夹起一根0.5毫米的黑色纤维,碳化苎麻,明代书画装裱专用材料,现代人皮肤接触会产生Ⅱ型过敏反应。

    苏棠戴着双层乳胶手套的手悬在尸体上方,解剖钳尖端轻轻挑起死者耳后一片透明薄膜。聚二甲基硅氧烷残留物,德国默克集团2022年推出的PDMS-X32型防粘剂。她将样本放入便携式气相色谱仪,这种材料用于高精度书画揭裱,但渝江市只有三家机构有采购权限。

    林深突然摘下无线耳机,激光笔的红点在题跋处划出颤抖的轨迹:看这个送字的捺脚!傅成海患有特发性震颤,去年市立医院神经内科的诊疗记录显示他连筷子都握不稳,但这里的笔触...显微镜画面切换到400倍率,松烟墨颗粒在宣纸纤维间排列成完美的鱼鳞状叠压,这是宋代铁线篆的运笔特征,需要手腕悬空做逆锋回旋。

    修复室恒湿系统的嗡鸣声中,陈铎掀开墙角的檀木工具箱。十二把装裱刀在紫绒衬布上泛着冷光,其中三号刀的檀木握柄处,三道防滑棱纹间距精确到2.5毫米。死者右手食指第二关节粉碎性骨折,他举起3D扫描仪生成的骨骼模型,符合握持这把刀时遭受反向冲击力的特征。

    苏棠突然将电子鼻探测仪贴近尸体领口:杏仁苦味,是氰化钾与汗液中的乳酸反应产生的氰化氢。她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但口腔黏膜无灼伤痕迹,毒理检测显示二甲基甲酰胺血液浓度达到致死量的200倍——这是通过皮肤接触渗透的。

    林深走到恒湿器前,指尖划过液晶屏上的数据曲线:昨夜展厅湿度稳定在63%,但要让PDMS-X32达到最佳渗透效率需要65%湿度。他的瞳孔突然收缩,凌晨三点四十七分有过一次0.8%的瞬时波动,持续了...手指放大时间轴,正好120秒。

    防弹玻璃突然发出蜂鸣警报,林深的激光笔定格在题跋边缘。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检测画面中,墨色深处浮现出石墨烯特有的2D峰。这不是普通松烟墨,他撕下西装袖口的备用纽扣,纳米磁粉在玻璃表面显露出蛛网状纹路,凶手用石墨烯溶液包裹钛白粉,模拟出明代古墨的氧化层结构。

    陈铎的手机突然震动,技侦科发来的监控增强画面在三人视网膜投影仪上展开。凌晨三点四十六分,傅成海正在用镊子夹取金箔,展柜玻璃突然蒙上一层水雾。当画面恢复清晰时,死者已经蜷缩在地,右手保持着握刀的姿势。

    看这个!苏棠将死者指甲放大到像素级,金箔碎屑的原子排列图在空气中投射出全息模型,面心立方结构,纯度98.7%的电解精炼金,而《江岸送别图》使用的是铜鎏金工艺。她的手指划过光谱分析曲线,铜元素含量为零,这些金箔至少经过三次硝酸纯化。

    林深突然冲向展柜背面,指纹解锁面板发出蓝光。当防弹玻璃缓缓降入地槽时,他戴着手套的指尖抚过画芯边缘:宋锦裱料的经纬密度是每厘米78×42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量子伪画师简介 >量子伪画师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