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纹在颤抖,需要价值三千万美元的聚焦离子束系统,整个亚洲只有香港科技园的联合实验室...
陈铎突然扯开衬衫领口,露出锁骨处的陈旧疤痕:三年前跨境打击文物走私时,我在澳门见过类似的水印技术。他的手指在全息地图上划出血色轨迹,那个地下工坊的客户名单里,有个代号拓扑学家的神秘买家。
实验室突然响起尖锐的蜂鸣,恒温恒湿柜的监控画面显示,存放装裱刀的物证盒内部湿度正在急速攀升。当林深用虹膜解锁安全锁时,檀木握柄表面的碳化苎麻纤维已全部溶解,只留下三道2.5毫米间距的凹槽。
PH值2.3的酸性气溶胶。苏棠的离子色谱仪打印出结果,这种精准的定向腐蚀,需要...她的瞳孔突然收缩,需要实时监测握柄材料的杨氏模量变化,凶手在远程操控物证销毁!
林深抓起量子密钥生成器冲向服务器机房,他的皮鞋在地面敲击出莫尔斯电码般的节奏。当防火墙第七层被攻破的瞬间,追踪信号在东京湾海底光缆中段戛然而止——那里正躺着2018年因台风水下作业事故死亡的十七名工人的档案。
第三章:逆锋谜局
渝江市刑侦中心的天花板布满了交错的通风管道,林深站在全息投影沙盘前,十二个红色光点沿着长江航道闪烁。他手中的量子点检测仪突然发出蜂鸣,指向沙盘东南角的智能美术馆模型——那里正渗出与《江岸送别图》相同的石墨烯特征光谱。
这不是普通犯罪,是艺术史上的诺特定理验证。林深用激光笔切开全息影像,露出隐藏的莫比乌斯环结构,凶手在证明每个完美犯罪都存在对应的守恒量。
苏棠将修复室粉尘样本放入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仪,0.1秒后,荧光屏上爆发出奇异的劳厄斑点。立方晶系,空间群Fd-3m,这是人工合成的类金刚石结构。她的手指在元素分析表上划过,碳含量99.98%,但含有微量铱元素——这种组合只用于NASA的深空探测器抗辐射涂层。
陈铎突然踹开证物室的门,手里拎着从陆九章办公室搜出的檀木匣。当他用法庭科学专用开锁器破解三重机关后,十二枚冰蚕琴弦在防弹玻璃罩内泛着幽蓝冷光。液氮冷冻蚕丝制成的冰弦,2015年京都大学专利技术。他的瞳孔在紫外线灯下收缩,每根弦的螺距都是斐波那契数列!
林深抓起第三根琴弦贴近原子钟,表面声波在示波器上勾勒出标准正弦曲线。频率440Hz,正好是国际标准音高。他突然将琴弦按在智能美术馆的钢结构模型上,现在听好了——
低频震动在钢梁间传递,当频率达到17Hz时,模型突然解体成七百二十块碎片。苏棠的激光测距仪显示,每块碎片的体积精确符合黄金分割比例。这是用声波共振原理设计的自毁装置,林深将碎片拼图般重组,凶手在重建艺术品的熵减过程。
陈铎的手机突然收到加密邮件,附件是段2019年澳门地下拍卖会的监控视频。当8倍速播放至第47秒时,陆九章的左手小指在举牌瞬间微微抽搐——这个动作与傅成海尸检报告中的神经反射损伤完全一致。
不是巧合,苏棠调出医学数据库,这是长期接触二甲基甲酰胺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包括小指肌肉纤维震颤。她的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突然在琴弦表面检测到纳米级凹槽,看这些0.3nm深的刻痕,正好能存储次声波信号。
冰弦在液氮中发出类似古琴断弦的悲鸣,林深想起儿时随父亲拜访古琴大师管平湖故居的场景。当量子计算机的拓扑算法运行到第23次迭代——这正是父亲遇害那天的日期——全息屏上的《江岸送别图》突然浮现出血丝状裂纹,如同当年父亲实验室墙上那道弹孔辐射开的裂痕。他旋转图像至72度角,题跋处的石墨烯层浮现出隐形的狄拉克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