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耀于国际艺坛的新锐摄影师。
林秋站在空旷的展览馆中央,环顾四周挂满了自己的作品,嘴角不自觉勾起一抹微笑。
林老师,这件作品要悬挂在入口正对面吗助理小王拿着她最新的代表作《破茧》询问。
对,那是整个展览的灵魂。林秋点点头。
她蹲下身调整三脚架,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展厅门口走过。
那个背影,那个轮廓…
林秋猛地站起身,差点碰倒设备。
怎么了小王关切地问。
没事,我去门口看看。
林秋快步走向展馆入口,一名身着制服的保安正在认真巡视。
周杨她试探性地喊道。
那人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
林秋,好久不见。
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曾经意气风发的校草如今眼角已有了细纹,嘴边带着疲惫的弧度。
你怎么会在这里工作林秋问。
周杨苦笑:B大毕业后找工作不顺利,家里情况越来越差,只能做些临时工。
他顿了顿:听说这是你的个人展,真为你高兴。
林秋点点头:要不要参观一下我可以带你看看。
不了,我还在值班。周杨婉拒,改天再说吧。
他转身离开,背影比高中时更加佝偻。
展览开幕当天,人潮涌动。
评论家、收藏家、各路媒体争相采访这位中国摄影界的新秀。
林秋小姐,您的《影子与光》系列作品背后有什么创作灵感一位外国记者问道。
每个人都曾是某个人的影子,直到找到自己的光。林秋回答得简短有力。
签名环节结束后,林秋正要离开,却被周杨拦住。
他换下了制服,穿着普通的T恤牛仔裤。
能单独聊几分钟吗
林秋看了看表:好。
两人来到展馆外的长椅前。
当初如果我珍惜你,现在会不会不一样周杨开门见山。
夜风吹拂着林秋的短发,她笑了:没有如果,我感谢你让我看清了自己。
你知道吗,我每天都在后悔。周杨低着头,看着你在媒体上的照片,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
人生不是用后悔来衡量的。林秋打断他,而是珍惜当下每一刻。
周杨抬头,眼中带着复杂的情绪:我能不能…
林老师,《告别影子》那幅作品收藏家出了天价想购买!小王兴奋地跑过来。
林秋转向周杨:抱歉,我得回去了。
去吧。周杨起身,祝贺你。
展览持续了两周,成为今年艺术圈最炙手可热的话题。
《艺术评论》杂志用整版篇幅介绍林秋:她将平凡生活提升为艺术的高度,每一帧都直击人心。
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一张高中时期的校园剪影,清晨阳光下,少女的影子渐渐与她分离,取名《告别影子》。
这是我整个创作生涯的起点。林秋在采访中说。
闭幕当天,法国卢浮宫的代表亲自前来,邀请她明年春季赴巴黎举办个人展。
这是我们首次邀请如此年轻的亚洲艺术家。代表热情洋溢地说。
林秋站在聚光灯下,被闪光灯和掌声包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
角落里,周杨穿着保安制服,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人群散去后,林秋走向他:你还好吗
比不上你。周杨笑了笑,但我在努力。
重新开始永远不晚。
我知道了。周杨从口袋掏出一张照片,是林秋高中时拍的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