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走近,温声道:沈小姐此曲,似有心事。
沈清晗收箫,浅笑:余将军多心了。小女子自幼体弱,喜弄些清冷曲调,消遣罢了。
余烬在她身旁坐下,目光投向雪原:清冷也好,边关苦寒,难得闻此雅音。
她低头,指尖轻抚箫身,忽道:将军可知听雨州江南烟雨,暗藏一楼,名唤听雨,专搜朝堂秘辛。
余烬微怔,皱眉:略有耳闻。传闻此楼神出鬼没,连摄政王亦忌惮三分。沈小姐为何提及
她笑而不答,转而道:将军忠心大晟,可若朝堂负你,你当如何
余烬一愣,沉声道:朝堂若负我,我仍守雁门,护黎民周全。
沈清晗眼底闪过一丝悲色,低声道:但愿将军此志不改。
那夜,她将半枚笄钿交予余烬,叮嘱他珍藏。余烬未察她眼中隐痛,只觉心头一暖,视此为定情之物。
(今线续)
密林深处,夜色如墨。听雨楼众人引我们至一隐秘山洞,洞内火光摇曳,温暖驱散寒意。我与沈清晗并坐,柳堂主遣人守洞口,沉声道:此处暂安,顾长宁的亲卫短时难寻。
我盯着沈清晗,沉声问:清晗,到了此刻,你还不肯说实话听雨楼为何救我你与他们究竟何干
她沉默良久,终抬起头,眼中泪光隐现:余烬,我非有意瞒你。我……是听雨楼传人,幼年为楼主所救,养于沈氏,实为棋子。
我如遭雷击,脑中一片空白。听雨楼传人那搜罗朝堂秘辛的幽灵,竟是她我想起序章中李云飞的指控,原来并非空穴来风!
你既是听雨楼之人,为何救我我声音颤抖,沈氏密诏,听雨楼的图谋,你让我如何信你
她咬唇,泪落如珠:余烬,沈氏忠于大晟,但皇权忌才,摄政王欲灭沈氏,夺密诏。我入听雨楼,是为护沈氏,也是为护你。
护我我冷笑,心如刀绞,你押我入京,是假意奉旨,实为听雨楼布局,对否
她摇头,声音哽咽:非也!押解是假,救你是真。我知余氏无辜,摄政王欲借你之死,震慑北境,逼沈氏就范。我不得已为之,只盼保你性命。
我愣住,胸中怒火渐熄,却生出无尽悲凉。那半枚笄钿似烫手,我取出,握在掌心:清晗,你说此物真心,可你瞒我至此,我如何信你
她颤声道:余烬,我心不假。听雨楼救你,是我以命相求。你若不信……她自怀中取出另半枚笄钿,双手奉上,此物为誓,若有半句虚言,天诛地灭。
我接过笄钿,两半合拢,碧玉生辉,却似刺痛我心。柳堂主冷眼旁观,忽道:余将军,沈小姐为你舍命,你若再逼她,莫怪我翻脸。
洞外风雪依旧,我心乱如麻。沈清晗的真心、听雨楼的阴谋、顾长宁的追杀……一切如乱麻缠身。我沉声道:清晗,带我去瀛都。我要面圣,洗清余氏冤屈。
她点头,眼中坚定:好,我陪你。
柳堂主冷笑:余将军,瀛都非善地,顾长宁已布下天罗地网,你此去,凶多吉少。
我握紧双拳,目光如炬:便是刀山火海,我也要去。余氏忠魂,不容玷污。
沈清晗轻声道:余烬,无论前路如何,我与你同往。
洞内火光摇曳,映出她苍白却坚定的面容。我心头一颤,知这一路,必是生死未卜。
第四章《潋色丹笙》
(今线)
瀛都的宫墙高如天堑,琉璃瓦上雪花未融,映出大晟朝堂的肃杀之气。我被铁链锁于囚笼,押至太和殿前,殿外鼓乐喧天,今日是大典,顾长宁欲借我之血,立储君之威。
我抬头,目光穿过人群,落在殿前白衣女子身上。沈清晗面若冰霜,眉间却藏不住一丝颤抖。她身旁,顾长宁身着玄色蟒袍,笑容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