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了我握着的拳头上,才意识到,原来泪水已经爬满了脸。
御书房中的几个老臣都是一阵惶恐地趴跪到地上,直道惶恐。
他也是。
他那么卑微的,在几个老臣的背后,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匍匐在地上。
半晌,我松开了紧握的拳。
稳定了情绪,缓缓开口道:听闻季爱卿所言,朕深感百姓不易。
便擢升季爱卿为右相,将所言之策落实到实处吧。
每日无须通传,可直接进宫回禀进度。
这在大丽国史无前例。
纵使各位老臣一再提出异议,向来温顺的国君却一意孤行。
好在季林双做御史中丞的几年兢兢业业,并无任何逾矩和错处。
那些元老也只得作罢,暂且观望着。
季林双升为右相后,御书房议事自然是在列的。
我人生的最后两年,似乎更为昏庸了。
早朝时,我的眼里只有他,御书房时,我的眼里只有他。
朝中的大小事,我静静地看着他们议论,由着他们得出决定。
而我,只负责盖上玉玺发布圣旨。
我无疑是个无能的庸君。
但是所幸,我有个贤能的右相,所以,大丽国依然是政治清明。
我,大丽国第七任君主,虽无甚大的建树,终究亦无大的错处。
相反,右相在位期间,推行了几条颇为利国利民的政策。
百姓口中,我终究是个贤明的君主。
季林双,终究是你助了我呀!
一直无所作为的大丽国国主,和右相季林双的关系,这几年来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朝中大臣、后宫太监都想揣度这两人的关系。
那些几朝元老也不是没有含沙射影地上奏过,但我却不在乎了。
我只希望在还能活着的时候,每日能看到他,能每日多看几眼他。
所以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我眼里心里全是他。
我愿意听他在朝堂上滔滔不绝的变法之道、利民之策。
我愿意在御书房里看他严肃的面孔,微皱的眉头。
只有看到他的时候,我才会意识到,我是个女人。
从十七岁开始,我做了皇子。
我一直在努力的做好母后的儿子,大丽国的国君。
但是,面对他的时候,我想做付承涵。
所幸。
国主与季林双之间除了每日早朝和御书房议事,再没单独见过面。
而季林双,确实是有治国之才之人,晋升速度虽让人颇为震惊却心服口服。
若说两人硬拉扯上什么关系。
便只能是大丽国君主在位十年,后宫从未纳过妃嫔。
大丽国右相年过三十从未议亲。
***
二十九岁这一年的冬天,我的身体越发的虚了。
每日夜间咳嗽不止,我知道,我这荒唐的一生就快结束了。
我求陆老太医给我用了猛药,用一年的寿命换我两个月的健康。
这两个月,我把季林双扣在了宫里。
对外只说右相提出了新的变革之法,颇为利国利民。
特许右相留宿于宫中与朕商议变革的相关事宜。
我没想到的是,季林双出人意料的顺从,并未有半句怨言。
每日与我在御书房能待足四个时辰,用膳我也许了他一起。
我看着他坐在御案旁的小桌上认真的写着,勾画着。
我却无心翻阅奏折,只是用一只手拄着一侧的脸颊,偏头看着他认认真真的样子。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