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章
手微微发颤,女儿林雨踮着脚尖将树苗扶正,妻子李若雪则细心地为树根覆上红绸。远处,林建国拄着拐杖缓步走来,晨雾中,老人胸前别着的祖父党员证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一、迟到的告白

    三个月前的《集美烽火》发布会现场,镁光灯将讲台照得亮如白昼。林建国站在麦克风前,鬓角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醒目。他翻开厚重的书稿,声音却突然哽咽:这本书本该在四十年前完成,但我用了半生时间,才读懂父亲和儿子。

    台下,林默的手被李若雪轻轻握住。作为心理咨询师,她曾无数次引导林默直面与父亲的心结,此刻却红了眼眶。林建国从口袋里掏出泛黄的日记本:1975年的雨夜,我在父亲遗物里发现这封信,他说‘真正的传承不在言语,而在坚守’。可我却把这份坚守,变成了对儿子的沉默。

    掌声如潮水般响起时,林建国转身面向林默,深深鞠躬:对不起,用了这么久才让你看到完整的我。林默快步走上台,父子俩相拥的瞬间,摄像机定格下这个跨越两代人的和解画面。

    二、星火燎原

    漆线雕工坊的玻璃幕墙映照着两岸青年的笑脸。台湾来的大学生小陈正用AR眼镜观看虚拟的地下党接头场景,手中的漆线雕作品已初具雏形。林默穿梭在人群中,为学员讲解堆起脚、填肚皮的雕漆技法,身后的数字展柜里,AI修复的老照片与实时拍摄的创作过程交替呈现。

    爸,金门来的文化团到了。林雨抱着一叠资料跑来,马尾辫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她继承了祖父和父亲的学术天赋,正在整理集美抗战口述史。林建国戴着老花镜,认真地为参观者演示传统漆线搓制:这道工序要像纺线,力道要匀,心也要静。

    三、永恒的联结

    李林园的纪念树渐渐抽出新芽,林默一家常来这里散步。某个周末,陈淑华带着自制的凤梨酥来到树下,看着丈夫和儿子并肩讨论文化中心的扩建方案,眼角眉梢都是欣慰。李若雪则陪林雨在树旁写生,画纸上,新苗与远处的三立楼相映成趣。

    爸爸,这棵树会一直在这里吗林雨突然问道。林默摸着女儿的头,望向波光粼粼的海面:会的,就像李林阿姨的故事,像爷爷和太爷爷守护的秘密,会永远留在集美。

    暮色渐浓,林建国从口袋里掏出祖父的党员证,轻轻放在树根旁:爸,您看,我们把火种护住了。海风掠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历史的回响。远处,三立楼的AR投影正重现着当年的抗日烽火,而近处的漆线雕工坊里,新的故事,正在年轻的手中悄然生长。

    当最后一缕夕阳沉入海面,林默一家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他们知道,归途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启程——那些被岁月掩埋的秘密,那些跨越代际的坚守,终将化作永恒的星光,照亮集美的每一寸土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爸,我回来了》简介 >《爸,我回来了》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