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完全错了!
她连夜翻遍医书,重新拟方:犀角、生地、玄参、银花、连翘...清营凉血之品。天亮前,她将方子塞给父亲:求您试试,再拖下去,这些人都会死。
林明德看着女儿熬红的双眼,终于点头:我去找几位相熟的药商,暗中配药。
药偷偷送进了隔离区,但杯水车薪。五日后,死亡人数已达二十余人,城中恐慌蔓延。更糟的是,张太医发现有人干扰治疗,下令彻查。
不能再等了。林清澜对父亲说,女儿要公开行医。
你疯了女子行医,轻则被耻笑,重则被治罪!
那也比眼睁睁看着百姓死去强。她平静地说,眼中是从未有过的坚定。
次日清晨,城南一处空地上支起了一个简易医棚。林清澜一袭素衣,未施粉黛,长发简单束起。起初无人敢接近这个不知廉耻的女子,直到一个穷苦妇人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跑来。
求求你,救救我儿!太医署说没救了...妇人哭诉。
林清澜诊断后立即施针用药。三日后,那孩子退了烧,能进流食了。消息传开,求医者渐多。她不分昼夜地诊治,根据病情调整方剂,竟有七成患者转危为安。
林娘子,张太医派人来了!某日正午,一个病患家属慌张来报。
林清澜刚为一位老者施完针,闻言只是淡淡一笑:请他们稍候,待我看完这几个急症。
来的是张太医的副手,一个趾高气扬的年轻人。他轻蔑地打量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子:奉太医令,民间不得私设医棚,扰乱治疗秩序。即刻解散!
请问大人,太医署治愈了多少病患许清澜不卑不亢地问。
这...疫病凶险,生死有命...
小女子不才,接手三十七例,救活二十八人。她递上一本厚厚的记录册,每种症状、用药、转归皆有记载。若太医大人不弃,可供参考。
data-faype=pay_tag>
副手翻看记录,面色渐渐变了。这女子的辨证之精准,用药之大胆,记录之详实,远胜太医院那些照本宣科的庸医。
你...师从何人
家父林明德,不过...她微微一笑,医道无涯,小女子不过是多读了几本医书,多看了几个病人罢了。
副手带着复杂的神情离去。次日,张太医亲自来访,态度却出奇地和蔼:林小姐医术高明,本官想请你协助治疗,不知意下如何
林清澜心知这是陷阱,却坦然应允:为救百姓,义不容辞。
果然,在太医院会诊时,张太医当众刁难:林小姐认为此症当用何药
她不慌不忙:热毒已入血分,当急清营凉血。犀角难得,可用水牛角加倍代之,合生地、丹皮...
一番论述令在场郎中纷纷点头。张太医脸色铁青,却无法反驳这个女流之辈的见解。
疫情终于得到控制。正当清澜准备功成身退时,一位华服公子来到她的医棚。
听闻林娘子医术超群,特来求诊。公子坐下,伸出手腕。
林清澜把脉片刻,眉头微皱:公子脉象平和,并无疾患。
公子笑了:果然瞒不过良医。在下姓李,家中长辈染恙,太医束手无策。不知林娘子可愿出诊
这...她犹豫了。私下出诊于女子名声有损,但医者仁心...
酬金百两。
非为钱财。她摇头,只是不知病患症状如何
发热、头痛、项强...与近日城中疫病相似。
清澜眼睛一亮:可是接触过南洋来物
公子面露惊讶:确实如此。家父月前收了一批南洋香料...
我这就准备药物,即刻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