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章 小明王
我!堂哥是人才啊,不信您听听群众的呼声,大家就说,封赏朱文正服不服?”

    众将沉默片刻,随即爆发出一阵叫好声。

    “服!”

    “奶奶的,谁敢不服就把他扔洪都试试?”

    “全都服!”

    朱标摊了摊手。

    “您看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哦!”

    老朱也不禁笑骂。

    “你这臭小子……”

    “行了,我的问题结束了,您继续论功行赏吧,嘿嘿嘿!”

    朱标笑着坐回老朱的身旁。没想到老朱却怒目圆睁,呵斥道。

    “咱让你坐下了么?给咱站起来!”

    “啊?”这下轮到朱标傻眼了。

    老朱看向众人。

    “武将封赏了,还有文臣呢。这一战,李善长居中调度,筹措粮草,打造战船居功至伟。而青天先生给咱出谋划策,更是借来关键的东风,让咱一战定乾坤!两位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封李善长为右相国,刘伯温为太史令。不过嘛,咱除了这二位要赏,还有一人也要赏!这一人在这一战中的贡献,不亚于二位先生!”

    众人皆一时摸不着头脑,若论文臣之中,贡献比这两位还大的文臣,是谁呢?

    朱元璋一瞪眼。

    “臭小子!还不给咱过来!”

    朱标耷拉着脑袋走了过来,朱元璋的一双大手温和地放在了他的肩膀上。

    “不瞒各位,一开始咱还真没料到陈友谅会有进攻之举,是咱儿子给咱提了个醒啊,咱才能有所准备,料敌先机。洪都一战,他又亲临战场布置,给咱争取了不少时间。最后能够借来东北风,也不只是咱一个人的功劳。若论功行赏,咱儿子确实应该排在文臣首位啊!”

    朱元璋此话一出,在场众人无不信服,就连李善长也收起了不快的表情。这年仅八岁的朱标,也确实让他大开眼界。

    “标儿啊!你想要爹给你什么奖赏?”

    朱标抿着嘴。

    “您别打我就成……”

    话音刚落,满座爆笑,连朱元璋本人也被搞得哭笑不得。

    “行行行,不打了,下次也尽量不打!”

    经过这父子俩一闹,气氛倒是欢乐了不少,朱元璋也接着封赏了如同胡惟庸、薛显等在此战中有杰出表现的文臣武将。最后更是宣布,回到应天,皆有金银丝绸等实物奖励,众人也一直饮酒作乐,直至后半夜。

    等到众人回到了应天城,朱标才感觉到身体的疲累。这段时间大战,让他已经很久没有真正放松过了,在府中除了吃就是睡,足足休息了五天。在第六天清晨,马秀英将他温柔地唤醒。

    “标儿,快醒醒吧!”

    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朱标才看清面前的人是自己的母亲大人。

    “娘,怎么了?”

    马秀英抚摸着儿子的头顶。

    “看样你这孩子是真累到了,但是今天得打起精神,今天小明王要来封你爹为吴王,也要封你为世子。快点梳洗收拾一下吧,这可是大事。”

    “小明王?不是在滁州么?这么快就到应天来了?”

    对于这位天下共主,饶是朱标,也不免心生好奇。

    “今天早上就到了,快去收拾一下吧,册封仪式马上就开始了。”

    快速的梳洗一番,朱标换上了特制的蓝色五爪金龙补服,倒也显出几分少年英气。随后便随人来到了封禅大典上。众文武百官皆跪在两侧,一名十七八岁的稚嫩少年,身着金色龙袍,坐在了封禅台顶点,面前则是身着蟒袍站立的朱元璋,朱标被带到了朱元璋身侧,而一名近侍,则手持圣旨,开始宣读。

    “宣小明王特旨,应天兵马大元帅朱元璋,忠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最强皇太子简介 >大明最强皇太子目录 > 第23章 小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