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新军渐成,科技创新
洪熙五年立秋,天际刚泛起鱼肚白,紫禁城的端门已缓缓开启。
朱高炽身着玄色镶金边戎装,外披猩红大氅,腰间的螭纹玉带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他轻轻翻身上马,望着东方渐亮的天空,眸中既有期待又有隐忧——今日对洪熙新军的检阅,不仅关乎这支耗费三年心血组建的精锐之师,更承载着大明北定边疆、重振国威的希望。
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沿着京郊官道徐徐前行,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保定侯孟瑛等一众武将勋贵骑马随行。
官道两侧,是整齐列队的锦衣卫,他们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手中绣春刀握得紧紧的,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初秋的风裹挟着盛夏残留的暑气,吹得路边的草木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的气息,却掩盖不住众人心中的紧张与期待。行至半途,前方突然扬起一阵烟尘,斥候策马疾驰而来,在距皇帝十步开外猛地勒住缰绳,下马单膝跪地禀报:“启禀陛下,洪熙新军大营在前方五里处!”
朱高炽微微颔首,抬手示意队伍加速。随着大营的轮廓逐渐清晰,一面硕大的“洪熙军”旗帜率先映入眼帘。那旗杆足有两丈高,猩红的底色上,“洪熙军”三个鎏金大字在风中招展,每一笔都苍劲有力,蕴含千钧之力。营门口,全副武装的士卒们早已列队等候,他们身姿挺拔如青松,甲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恭迎陛下!”随着一声嘹亮的呼喝,士卒们齐刷刷单膝跪地,声音响彻云霄,惊飞了树梢栖息的鸟雀。朱高炽骑在马上,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着眼前的士卒,看到他们坚毅的眼神和紧绷的肌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众人起身,随后策马踏入大营。
中军帐前,新军主将王庆、副将朱炳和朱慧早已在此恭候多时。三人穿着特制的银白铠甲,胸前的护心镜上分别雕刻着猛虎、苍鹰和野狼,象征着他们各自的勇猛与智谋。见到皇帝到来,三人立刻跪地行礼,声音洪亮而坚定:“臣等恭迎陛下圣驾!”
朱高炽翻身下马,亲手将王庆扶起,目光中满是期许:“王将军,朕对今日的检阅可是满怀期待,可莫要让朕失望。”王庆挺直腰杆,朗声道:“陛下放心,新军将士定当全力以赴,展现出最强的实力!”
检阅的算术》被郑重列入科考书目,当锻造淬火、火器研制成为殿试策问,蛰伏于市井坊巷、隐匿在工坊窑厂的能工巧匠们,终于如同被点燃的星火,在大明的天空中迸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场变革不仅改写了无数匠人的命运,更让火器与兵器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洪熙五年春,工部火器局的工坊内终日弥漫着刺鼻的硫磺气息,此起彼伏的锻造声与火药研磨声交织成独特的乐章。杂学博士陈实整日泡在堆满铁皮与火药的试验场,脸上沾满炭灰,衣袍上布满大小不一的灼痕。经过数十个日夜的反复试验,他终于成功研制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秘密武器——开花弹。试炮那日,京郊靶场戒备森严,朱高炽身着常服,在一众朝臣的簇拥下亲临现场。随着一声令下,炮口喷出浓烟,包裹着火药的铁皮炮弹如流星般划破长空,直扑三里外的石崖。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石崖瞬间被炸得碎石飞溅,弹片如星雨般四散,声势骇人。当试验换成穿着甲胄的假人后,开花弹更是展现出惊人的威力,不仅轻易穿透甲胄,飞溅的碎片还深深刺入假人躯体。
朱高炽紧握栏杆,激动得脸色通红:“此等神兵,足以震慑漠北!”他立即下旨,命工部调集全国能工巧匠,日夜赶工批量铸造开花弹。陈实也因这项重大发明,从八品杂学博士破格提拔为正五品杂学员外郎,不仅赐下宅邸田产,还特许其子孙世袭工部官职。消息传出,举国工匠无不振奋,纷纷以陈实为榜样,埋头钻研。
同年六月,工部火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