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3章 决战(上)·临洮血路
策略愈发疯狂,马蹄踏碎清晨的露珠时,总能惊起满村的哭嚎;夕阳染红天际时,又有一座城镇在火焰中坍塌。沿途府库的粮食被搬空,百姓的财物被洗劫,连寺庙里的铜钟都被凿下来熔成兵器,整个陕甘平原仿佛被剥去了一层皮,露出底下血淋淋的肉。

    贺兰山脚下的遭遇战,成了明军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当时明军数千人正沿着山麓布防,长矛手列成密集的方阵,刀盾手护住两翼,本以为能挡住瓦剌人的冲击。没曾想博罗纳哈勒亲率数十骑亲兵,像柄淬了毒的狼牙棒,直直插进方阵中央。他胯下的白马是西域进贡的宝马,一声长嘶后跃过明军的拒马,手中长矛舞得如银龙出海,第一个照面就挑飞了明军将领的头盔——那将领的发髻散开,青丝混着鲜血泼洒在胸前,整个人愣在原地,直到被瓦剌亲卫的马蹄踏成肉泥,都没看清敌人的脸。

    明军游击将军怒吼着提刀冲上,刀光劈向博罗纳哈勒的面门。博罗纳哈勒不闪不避,左臂一格,右手长矛顺势横扫,“咔嚓”一声打断了将军的刀杆,矛尖紧接着刺穿了他的咽喉。将军的身体在空中顿了顿,鲜血如泉涌般喷出,瓦剌士兵们见状,嗷嗷叫着扑上来,三下五除二就割下他的头颅,挑在长矛上示众。明军士卒看着那双目圆睁的头颅,瞬间如溃堤的洪水般四散奔逃,有的人连盔甲都来不及脱,踩着同伴的尸体往山谷里钻,兵器、旗帜丢得满地都是,贺兰山的阴影里,只剩下瓦剌人嚣张的狂笑。

    兵临黄河渡口时,博罗纳哈勒露出了骨子里的残忍。他让人把俘虏的明军家属——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抱着婴儿的妇人,甚至还有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用绳索串成一串,推到军阵最前面。一个瓦剌百夫长用长矛戳着老者的后背,对着城头嘶吼:“守将何在?不开城,这些人就成肉泥!”

    城头上的明军士兵们瞬间乱了阵脚。有个年轻的弓箭手,认出前排那个穿蓝布衫的妇人是自己的妻子,她怀里还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孩子的小拳头正抓着母亲的衣襟。弓箭手的手抖得厉害,弓弦怎么也拉不开,眼泪混着鼻涕淌下来,糊住了满脸的尘土。守将趴在垛口上,看着自己年近七旬的老母被瓦剌兵用刀抵着脖子,老人家花白的头发在风中乱飘,嘴唇哆嗦着喊他的小名。“开城……”守将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话音刚落,吊桥就在吱呀声中缓缓放下,瓦剌大军如潮水般涌进隘口,连抵抗的姿态都懒得做。

    城破后,博罗纳哈勒一脚踹翻跪地求饶的守将,狞笑道:“汉人将领都像你这般懦弱?”他让人把守将全家绑上巨石,丢进湍急的黄河。看着婴儿的襁褓在水面上漂浮,像一片可怜的败叶,博罗纳哈勒突然弯弓搭箭,羽箭如流星般射出,精准地穿透襁褓,溅起一朵细小的血花。瓦剌士兵们爆发出刺耳的哄笑,有人甚至举起酒囊,对着黄河畅饮,仿佛这是一场值得庆祝的盛宴。

    灵州城的陷落,则充满了屈辱。守将听说瓦剌大军逼近,连夜让人把城门钥匙用红绸包好,自己跪在城外三里的官道上,额头贴着滚烫的尘土,见到博罗纳哈勒的先头部队就磕头如捣蒜:“王爷饶命!小的愿献城归降,家产、妻妾全给王爷,只求留条狗命!”博罗纳哈勒勒马站在他面前,听着这自轻自贱的求饶,忽然冷笑一声:“汉人里,竟有你这般废物。”

    屠城的命令在笑声中下达。瓦剌士兵们按着草原上的规矩——“凡高过车轮者皆杀”,在灵州城里展开了肆无忌惮的屠杀。长刀劈砍骨肉的闷响、孩童的哭嚎、老弱的哀求混在一起,最终都被冲天的火光吞没。当李贤率军赶到时,灵州城已变成一座死城,护城河的水泛着令人作呕的暗红,城墙根下的尸体堆得像座小山,几只乌鸦正啄食着暴露在外的内脏。

    李贤本想绕到瓦剌大军后方袭扰,却被阿失帖木儿死死缠住。阿失帖木儿像块甩不掉的狗皮膏药,不与他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简介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目录 > 第83章 决战(上)·临洮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