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章 戍边
    戍边

    扶苏看罢田安递来的竹简,便离开了高泉宫。

    咸阳宫的宫殿多到数不过来,好在这里还有几座书库,都是用来存放秦国收集而来的典籍,其中就包括农桑水利相关的典籍,不管是郑国渠也好,还是都江堰,它们在开凿的过程中都被详尽地记录在案。

    而历代秦王都会将这些卷宗保存下来,放入咸阳宫中,成为宝贵的知识财富。

    扶苏觉得在这个时代,看到这些宝贵的记录极为难得。

    无论是开凿龙首渠,还是修建西渭河的桥,都需要水利方面的知识。

    书库中书架排放整齐,扶苏拿起其中一卷竹简,手上还沾了不少灰尘,阳光从窗外照入,还能见到空气中有灰尘在漂浮。

    等田安将这里的窗户都打开,这里的空气才好了不少。

    扶苏正看着手中的书卷,就有内侍脚步匆匆而来又在田安耳边低声言语了几句。

    言罢,这个内侍见到公子在此地看书,也不敢多打扰,便行礼告退。

    扶苏疑惑道:“怎么了?”

    田安回道:“今天皇帝宴请诸多齐鲁名仕,淳于越为首的儒生都进谏,希望皇帝行周礼,丞相听闻此事勃然大怒。”

    扶苏道:“最近,老师心情很不好。”

    田安颔首。

    淳于越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已有很久了,就因当初自己这位秦国公子的老师,淳于越还几次进谏。

    在朝政意见上,淳于越还希望秦国的公子应该多与各家名仕走动。

    治理一个国家谈何容易,这种争论大概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给蒙恬的信送去了吗?”

    “回公子,一早就让人快马送去了北方。”

    人嘛总是要多学一些,十五六岁正是最善于学习的年纪,当然了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他们会说起周礼,无外乎是希望始皇帝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君上,这位君上要遵循周礼。

    再对老师来说,遵守以前的礼制,却又要回到分封制。

    所以啊,老师与淳于越那些人所抗争的礼数吗?

    根本上,他们还是在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争吵。

    吵来吵去,又没完没了了。

    扶苏目光看着手中的书,临近午时的时候让人将水利相关的书籍全部装入一个个箱子中,送入高泉宫。

    午时,扶苏又煎了一条鱼,再将鱼头与鱼骨熬成汤。

    田安已将食盒准备好了,食盒下部分是用铜所铸,底部可以存放烧好的木炭,如此一来食物在盒内还能继续加热,不会走到半路就凉了。

    “公子,让人去询问了,皇帝在章台宫。”

    扶苏收拾了一番,就急匆匆离开了高泉宫,往章台宫而去。

    正值天寒地冻,盒中的鱼肉与鱼汤即便是在食盒底部的木炭加热下,在这寒风中还是有可能会凉透,扶苏只能加快脚步。

    天空又下起了大雪,或许在以后人们的记录中,公子扶苏冒雪给始皇帝送去温热的鱼汤,以表孝心,这或许也是人们口中的一大美谈吧。

    章台宫前,站着穿着甲胄的侍卫与一身黑衣的内侍。

    经过通禀之后,扶苏这才拎着鱼汤走入殿内。

    一入殿内,感觉温暖了许多。

    抬头看去,父皇正在竹简上写着批复,长长的须髯都快碰到桌案了。

    “端来吧。”

    闻言,扶苏打开食盒将一碗煎好的鱼,与一碗鱼汤放在父皇的案前。

    嬴政吃了一口鱼肉,满意地抚须道:“甚好。”

    扶苏又将温热的鱼汤端上。

    嬴政接过鱼汤又饮下一口。

    温暖的章台宫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秦人的悠闲生活简介 >秦人的悠闲生活目录 > 第16章 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