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4章 宣府血战,宗室子弟死伤过半!
的惊讶,张开大嘴唇:“陛下,看问题是一针见血。”

    “原本张家口马市,就是八大晋商。走私的出关通道。现在被朕,下旨带兵封锁。”

    “让张家口总兵马世龙,严查走私,严查商队。”

    “走私的货物和粮食,根本无法运到归化城(呼尔浩特)。”

    朱由检缓缓开口,理智的分析:“换句话来说,蒙古人没有办法像以前一样。低价走私到粮食.布匹.铁器。”

    张书欣不由得恍然大悟:“臣妾,明白了。陛下,这是深谋远虑。”

    “圆圆,我们两个这么聪明。生的儿子也一定会,继承我们优秀的基因。”

    话音未落,床榻的帘子缓缓放下。

    张书欣一声娇呼,下面的事情水到渠成...

    ......

    话分两头,这个夜晚。对于宣府总督满桂,是夜不能寐。

    前文有说过,宣府的防线大约600里。管辖着4座关隘,12座城池.22座烽火台。

    林丹汗率领,蒙古八万骑兵,进攻宣府。

    第一时间就攻破了两个县城,还在县城里面烧杀掠抢,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

    要不是烽火台,第一时间被宣府三卫的执勤士兵点燃。

    烽火台点燃烽火,蒙古人入侵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宣府。

    满桂也不可能,在最快的时间。写一封密信,派遣亲兵六百里急递,送到北京。

    关隘的城头,满桂身穿重甲,头戴铁质头盔。腰间悬挂长剑,亲自带兵亲兵进行巡逻。

    “都给本都督,打起精神来。关隘外面,联营数十里。”

    “蒙古林丹汗,这一次是来势汹汹。”满桂表情严肃,看着值夜守城的士卒,大声喊道。

    宣府游击将军李过,身穿甲胄,手里拿着一把长枪:“部堂大人。现在我们兵少,蒙古人兵多。只能固守待援,等待朝廷的援兵。”

    “依末将之见,外面的联营...有可能是林丹汗牵制我们宣府三卫的主力。”李过自从加入宣府,当上游击将军。就开始变得喜欢读书,特别是爱读兵书。

    《六韬》《三略》《三国演义》,李国都看了一遍。

    满桂回过神来,表情有些凝重:“这当然有可能。虽然这些天,我大力招兵。仅仅招到新兵一万五千余人。”

    要知道,满桂招兵可不是招老弱病残。每一个新兵,都要20岁以上的青壮。

    再加上,满桂给的军饷低。每个士兵,每个月的军饷才5钱。

    原来,宣府三卫的实际兵员,只有两万五千多人。

    满桂在淘汰了五千老弱士卒,还剩下两万人。再加上新招的一万五千人。

    三万五千人,勉勉强强够守城。四座关隘,是主战场。

    面对八万蒙古骑兵,离开长城进行野战,那就是——找死。

    李过身穿甲胄,灵机一动:“部堂大人,我们可以派士兵,去搜集百姓们的恭桶。把粪便搜集起来。”

    “放进铁锅里,熬煮成金汁。”

    金汁,这是文雅的形容词。说白了,就是古代守城的时候。守军会煮开粪便。

    在城头把热气腾腾的粪便,浇到敌人的脑袋上。

    因为粪便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一旦中招,那就感染,伤口感染。

    这就是最早的“生化”武器。

    满桂回过神来,表情严肃,声音低沉而沙哑:“朝廷派来的天使说,援军会在五日之后到达。”

    “李过,你这五天的时间,要打起精神。”

    “我会安排好,轮值守夜的士卒。”

    “所有将士们,分成三批。一批早上睡觉,晚上守夜。”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简介 >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目录 > 第114章 宣府血战,宗室子弟死伤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