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9章 命令宋应星,仿制60毫米迫击炮。


    “洪部堂,您是三边总督。麻烦你写一封书信,下一道命令。”卢小三十分的激灵。

    陕西巡抚尤世禄,头戴乌纱帽,右手抚摸颌下长髯,沉声道:“部堂大人。这个要求,合情合理。要知道,天雄军三万人。”

    “一个月需要粮草,人吃马嚼,最少五万石。”

    洪承畴沉吟一会,咬牙答应下来:“好吧。我答应了。可以从甘肃.榆林,调拨一部分粮草,运往汉中,作为军粮。”

    “到时候,本官在派兵。护送这批粮草,押运送到西安。”

    在洪承畴的心里,既然邀请卢象升,率领天雄军驻守西安。

    那么,粮草问题就要解决。

    这些日子,他都在亲自盯着贺人龙,招募新兵。

    每一位新兵的军饷,洪承畴定在每个月4钱。每天能吃两顿饭。

    陕西连年大旱,赤地千里。很多百姓都活不下去。

    陕西卫,额定兵员56000人。

    但是实际情况,大量的卫所兵逃走。实际兵员只有17500人。

    洪承畴亲自前往军营,每个营都实地走访。把老弱全部剔除,还剩下12250人。

    半个月的时间,陕西卫招募新兵9000人。

    ......

    北京城,紫禁城,后宫,西苑演武场。

    朱由检手里拿着,两门60毫米迫击炮。以及五枚炮弹。

    特意召见了徐光启,还有他的徒弟孙元化,以及宋应星。

    宋应星,是朱由检前几日晚上,在随身港口突然想到一本书《天工开物》。

    他就是天工开物的作者,而且还是明末生人。

    朱由检回到大明,第一时间就传旨,让司礼监征辟宋应星。进入北京,作为工部员外郎(五品官员)。

    “臣,宋应星!觐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宋应星非常感激,要知道他28岁中举人,连续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

    万万没想到,皇帝居然会下旨,征辟他。

    “宋爱卿,不必多礼。你是人才,不可多得的格物家。”朱由检缓缓开口,一针见血。

    格物是指通过实践、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格物是封建王朝哲学家朱熹的理论,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实践去验证和探索事物,以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徐光启听到陛下这番夸赞,有些疑惑,将信将疑看着宋应星。

    宋应星有些腼腆,谦虚的笑了笑:“陛下,赞誉了。臣,愧不敢当。”

    “三位爱卿,你们都是大明的格物家。朕的肱股之臣。”

    “今天召集你们来西苑,主要是来仿制,这两门迫击炮。”

    朱由检转过身,伸手指向自己组装好的60迫击炮。

    “这迫击炮,是朕发明出来。射程可以达到2公里。重量是红夷大炮的二十分之一。”朱由检语不惊人死不休。

    “你们可以调用,工部和兵仗局的工匠,坐匠户。”

    “要钱,朕给钱。要人,朕给人。”

    “但是有一点,你们不能把零件,以及图纸,带出西苑。”朱由检特意要求。

    他主要是担心,徐光启仿制60迫击炮,成功之后。把技术无条件,传给西方传教士。

    徐光启目瞪口呆,倒吸一口凉气。走过去认认真真,伸手触摸60迫击炮,声音颤抖:“陛下,真乃神人也。”

    他倒是没有怀疑。

    毕竟,大明的皇帝都喜欢搞副业。

    嘉靖皇帝,几十年不上场,喜欢修仙。

    天启皇帝,喜欢做木匠,自己打造木床.椅子,木制机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简介 >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目录 > 第119章 命令宋应星,仿制60毫米迫击炮。